
游客在购买亚沙会特许经营商品。海南日报记者 封烁 摄
B 将细节之美做到极致
选择以坡鹿为形象核心设计是把双刃剑。从古至今,鹿因其所代表的吉祥寓意获得世人的认同,无数的设计作品都使用过这个形象,要做得易于传播,可爱、出彩,是张强团队面临的一大难题。
张强坦言,既要把吉祥物的属性与鹿结合,又要突出赛会举办地的特点,他和队员们每天都在不断尝试和颠覆之间徘徊。经过反复探索,张强的设计思路逐渐明朗,他将目光瞄准了海南本土元素。
海南的黎族苗族历史文化悠久,这也是张强设计的重要灵感源泉。“‘亚亚’服饰上的图腾是黎族文化中常见的符号,在织锦或民族建筑中均有出现,融入这一概念,能巧妙地展示举办城市的民族特色。”张强说,“亚亚”鞋子上运用海浪的意向更为直观,是三亚这座热带滨海城市地理位置的直接体现,还有踏浪而来、乘风破浪的美好寓意。
设计会有灵感闪现的瞬间,但更多的是反复修改完善。在设计吉祥物的过程中,一张张初稿挂满了张强的工作室,仅仅是“亚亚”的眼睛,他就画了数十个版本。“猛地一看,这些眼睛似乎没有多大差异,实际上眼睛的大小比例、形状、眼神光位置、瞳孔颜色等,哪怕是几毫米的调整,都呈现出不同的效果。”最终定稿上,“亚亚”的双眸灵动有神,棕黑色的瞳孔上的点缀,让憨态可掬的吉祥物形象呼之欲出,栩栩如生,眼神中传递出的善意友爱,使得“亚亚”更具亲和力。
事实上,在创作过程中,像这样的“点睛之笔”并不少。不难发现,“亚亚”的鼻尖设计成粉红的心形图案,其实是代表着主办城市对全世界朋友发出的热情邀请。
C 传递美好、环保理念
相传很久以前,有位勤劳勇敢的黎族青年猎人,从五指山上追逐着一只坡鹿,他追过了一座座山,淌过了一条条河,从五指山追到鹿回头山顶。悬崖之下是茫茫大海,坡鹿无路可逃。猎手正弯弓拉弦,准备放箭。突然之间,一道金光过后,红云升腾,坡鹿回过头来,变成一个美丽的少女,对着青年猎手嫣然一笑。他们情投意合,结为夫妻,从此男耕女织,繁衍后代,幸福生活。
鹿回头,这个在海南岛流传了上千年的黎族美丽爱情传说,是海南黎族文化的经典。三亚鹿回头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伍博雅介绍,根据这个爱情传说设计的大型雕塑鹿回头,树立在鹿回头山顶上已经30余年了,成了三亚的标志景点和城市名片。
鹿回头传说,有着丰厚的黎族爱情文化渊源,也触动了张强。“此外,海南坡鹿从濒危到新生的过程,折射出的生态保护理念,是我们选择以坡鹿作为吉祥物原型的主要原因。”张强说。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诗经》中描述的和谐画面在海南曾差点消失。海南坡鹿是海南特有的珍稀物种,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过去,海南坡鹿屡遭捕猎,数量急剧下降,至1976年建立海南大田自然保护区和邦溪自然保护区时,两地分别仅存坡鹿26头和18头。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海南坡鹿种群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这是海南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体现。
“不论是鹿回头传说,还是海南保护坡鹿的故事,都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保理念,与亚沙会‘时尚、环保、精彩、盛大’的办赛理念十分契合。”张强说,期望将“亚亚”打造成三亚特有的城市文化符号。
如今,随着亚沙会组委会市场开发工作和宣传推广不断深入,“亚亚”的表现形式更为丰富,从运动腰包、冰箱贴、徽章、钥匙扣、沙滩巾等特许商品,到线上的微信表情包,人们在越来越多重要场合都看到它的印记,“亚亚”也将逐渐成为向国内外展示三亚魅力、海南风韵的重要载体。
(编辑:陈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