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芳善出门时会带上各种摄影设备。 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刚刚买了无人机
是什么支撑着这位退休老人,即使屡次受伤,依旧行走在路上?
“很多东西,再不拍摄记录,就来不及了。”林芳善说,他行走的动力,是想如实地记录下古物的原本面貌。比如,有些地区的古村门、寺庙、祠堂、牌坊、民居,已经遭受破坏,或者大拆大建,改变了原来的面貌,这让他觉得很可惜。
走遍了海口600多个村落的林芳善,只想真实记录、拍摄他探寻到的历史文化遗存,希望后人能记住这些历史文化遗存的原貌,传承海口的历史文化。
在林芳善看来,海口的历史不仅仅存在于浩瀚史籍里,还沉淀在古井、古村、古墓、祠堂、寺庙以及古街、古巷的亭台楼阁之中,它们才是海口历史最直观和最富有生活气息的见证,那些被杂草、藤蔓覆盖的文物古迹,是他心中的至宝,是他坚守的意义。
年逾古稀,林芳善的血压越来越高,家人也担心林芳善的健康,但又无奈于他的执着,只能在林芳善每次下乡走村的时候,打电话嘱咐他按时服药和注意休息。
活到老,学到老。这些年来,林芳善自费购买了相机、电脑、打印机等摄影器材和工作设备,自学摄影、排版和设计,一个人用PPT完成图录书稿的编著。
为了全方位、多角度地拍摄古物面貌,林芳善又买了无人机,学习操作无人机来拍摄。
迄今,林芳善各项支出已有10多万元,这对于一位靠退休金生活的老人而言,是笔不小的花销。
“目前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把这些初步整理好的图集出版成书。”林芳善说。
(编辑:陈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