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海口市十四届二次会议今天开幕

1月21日8时30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海口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详细】

政协海口市十四届二次会议今天开幕

1月21日8时30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海口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详细】

政协海口市十四届二次会议今天开幕

1月21日8时30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海口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详细】

政协海口市十四届二次会议今天开幕

1月21日8时30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海口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详细】

民生为本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列入今后五年的八大重点工作。如何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贴近百姓?【详细】

    09:40

     主持人:各位网友好,欢迎收看《海口会客厅》“两会”特别节目!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海口市人大代表陈天新,陈代表,你好!

     陈天新: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

    主持人:作为新当选的海口市人大代表,陈天新代表向海口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提交了《建立完善分级诊疗体系、从根本上解决百姓看病难的建议》陈代表,可以请您先介绍一下,什么叫做分级诊疗体系吗?

    陈天新:可以。所谓分级诊疗目前就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比如说三级医院,承担着危重、急诊,包括大病手术,以后的医疗机构承担公共卫生,比如说高血压、糖尿病等等,在治疗中各有所长,逐步实现专业化。将大中型医院承担的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分流到基层医疗机构,形成“健康进家庭、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新格局。这种体系在北上广大城市都已经普及,海南在做,但是做得不是很到位。所以,大医院由此可“减负”,没有简单病例的重复,如果大家都排队到三级医院看病,这样给三级医院增加不少的病人的压力,但是基层医院只需要10几20分钟就可以完成。这样大医院可将主要精力放在疑难危重疾病方面,有利于医学水平的进步。基层医疗机构可获得大量常见病、多发病人,大量的病例也有利于基层医疗机构水平的提高,从而更好的为人们的健康服务,步入良性循环。

    在2014年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在部署医改工作及任务时提出“新一轮医改是健全分级诊疗体系,加强全科医生培养,推进医师多点执业,让群众能够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海南省人民政府和海口市人民政府相继出台了《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琼府办〔2015〕221号】、《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海府办〔2015〕353号】,也都在部署。

    主持人:那么目前海口分级诊疗体系建立的情况如何?

    陈天新:目前海口市共有医疗机构1091家,其中医院97家,镇卫生院27家,卫生社区服务中心(站)109 家,门诊部88家,卫生室228家,诊所、医务室513家,目前仅海口市人民医院与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原府城医院)成立医联体,市第四人民医院与新坡卫生院之间签订协议,相对来说,镇走得比较慢。

    主持人:分级诊疗推进困难存在的原因有哪些?

    陈天新:1、患者传统的就医观念和就医模式根深蒂固。老百姓就医,普遍认为大医院医疗技术水平高,哪怕是感冒也往三级医院挤,大病小病往那里挤,既使到了康复期,像现在的老人病,比如高血压、中风后遗症,在家里就可以,但是都往大医院走。

    2、社区医院因硬件和软件设施条件存在不足和缺少动力无心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绩效工资改革出现“新大锅饭”格局,打击了医疗骨干的积极性,在“多做多犯错、少做少犯错”的格局下,其因缺少动力而无心推进,改革不是很到位。

    3、上级医院因自身利益不愿推进。据了解,目前医院管理者的政绩、医务人员的收入都与业务产值挂钩,而分级医疗及双向转诊会因患者分流带来就诊人数及业务产值的下降,医院出于利益考量不愿推进。目前主要是这三个方面的大问题。

    主持人:陈代表,为了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机制,构建“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就医体系,从根本上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您有什么建议或意见?

    陈天新:目前根据外省大中城市的经验,主要是运用医保、医疗、宣传、价格等方式,健全对口支援、签约服务、上下合作、提高能力,包括政府的政策指引等制度。同时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制度对分级诊疗制度的保障力度,对分级诊疗的实施保障,看病刚开始不严重先在下面基层医院看。比如说按照上海、北京一个三甲医院可以挂两到五个二级医院,内地的一个城市的人口比较大,等于是一条线,通过一级医院向同级医疗机构邀请专家会诊,这样就比较好。所以,逐渐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机制,构建“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就医体系。我的建议如下:

    一、以建立机制为路径,制定并落实分级诊疗政策。

    首先,细化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完善财政管理机制。按照国家卫计委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明确大型公立医院的定位为解决疑难杂症,基层医疗机构以诊治常见病、多发病为主。

    二是明确基层医疗机构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职能。建立差别化的经费补助机制,财政投入随着公立医院行政层级和医院等级的降低逐渐增大比例,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效运转。

    三是完善双向转诊的标准和程序。实际上,针对这个问题,国家卫计委的标准已经有了,但是下面执行得不到位,所以组建临床专家小组,细化上转下转标准;什么样的情况下这个病人可以往上走,什么样的情况下到了哪一级往上走,现在老百姓就怕下面可以看,要到上面的医疗机构不接受。所以制定双向转诊指导原则,明确转诊程序;简化转诊手续,转诊预约服务和转诊单是转诊程序中的重要凭证。

    四是明确考核指标,建立监管制度。加强考核指标的连续监测,将分级诊疗实施情况纳入对医疗机构的考核,对基层首诊率、下级转诊病人占门诊、住院病人的比例、下转率等指标重点监测,对落实不好的机构予以通报批评、督促整改。争取医保支持,将重点监测指标纳入对医疗机构的考核,通过调整医保费用结算方式约束医疗机构行为。比如说,你从下级转到上级,可以增加4%的报销比例,不少就少这4%。很多人不知道这点。

    二、以加强基层服务能力为重点,夯实分级诊疗基础。

    目前在基层,特别是卫生院的医疗是短板,国家目前对这个很重视,本身的基础不好,或者是病人少,所以,要完善全科医师培养体系,通过规范化和转岗培训方式培养全科医生。完善基层人才准入制度,以工作业绩和能力,尤其是健康管理、疾病预防和基层医疗机构所需的全科医疗的能力为主进行考核准入,并针对不同属性和不同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制定分类考核标准。比如说卫生室一个诊所,一般有两个医生两个护士,承担着常见的疾病,卫生院是大的,比如说海口市一些大的卫生院条件比较好,所以,要针对不同的地方进行不同的考核。

    二是强化长效对口支援机制,最大限度发挥现有医疗人员的服务能力。通过协议约束和经济补助,促使大医院医生定期到社区出诊、会诊、查房等。比如说定员帮扶三个月,你带的团队达到什么条件,你不去我相信没有方法,本来你要进一步的副高,现在我们的医生企业部门管得比较紧,你要组织起来必须到卫生院一级上三个月,你到副高必须也要上。包括多点执业,依托多点执业政策或返聘高端退休医生下基层等,打造一批素质较高、数量充足的“守门人”队伍,并签订责任状,落实到单位、到人。我们要把医改最后的一公里完善好。  

    三、以医保调控为关键,实行差别化医保政策。

    分级诊疗要落地实施,严格的医保调控是关键。必须明确越级诊疗医保拒报的政策。

    四、以信息化建设标准为起点,打造信息共享平台。

    统一信息化标准,逐步实现信息共享。共享患者病例信息和医院床位信息,落实双向转诊;实行预约挂号、双向转诊、远程会诊、异地医保报销等信息互通。这块国家按照体系今年做得比较好,海南目前1月份跟全国20多个省实行联合医保,301医院是全国第一例的东北患者,让老百姓不用垫很多的钱,目前海南要加强这块的力度。

    五、以三级医院为核心,建设区域化医联体。

    以三级医院为核心,重点把每一家具有资质的社会办的一级医院、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门诊部、卫生室统筹纳入,建立区域化医联体。国家也把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体系,只要你有资质,你有资格,都可以统筹进去,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出点力,比如说一级医院在卫生医院,这在海口是最基层的。以海口市人民医院、海口市中医医院、海口市妇幼保健院为牵头单位,组建二级医疗机构,一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门诊部,作为医疗联合体单位签订协作医疗服务协议。

    主持人:今天跟陈代表聊的这么多,我们对分级诊疗体系有了更深的了解。感谢陈代表,感谢各位网友,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