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不准看湖南卫视!生日不可请同学一起过!不许使用手机、MP3、MP4!昨天,一位网友将其近日开家长会的经历发上网,孩子在南京某名校上初一,老师在家长会上“颁布”了N多的个性规定,要求家长督促孩子严格执行。近乎严苛的条款引起一片争议,有的家长立挺学校做法,有的家长直接“拍砖”(10月23日《南京晨报》)。
“力挺”、“拍砖”似乎都有道理,有些地方出台地方性的保护儿童法规,明确规定家长不得限制儿童的自由,未经孩子容许,家长都不能查看孩子的日记和短信,孩子看电视,和一起过生日及使用手机等这事孩子的个人自由,学校这样的限制显然是侵犯了孩子的“合法权益”,但有不可否认,学校这套“规定”显然是对学生们的一片苦心,是为了孩子的“好”,一些家长当然能够理解。
不过,笔者以为学校做法很值得商榷,其一,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不让孩子和同学一起过生日,无非是怕相互攀比,助长孩子的虚荣心等等,但话又说回来,不让孩子和其他同学接触,同样会造成孩子的孤僻心理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电子产品也是如此,怕孩子使用这些电子产品会接触到乱七八槽的东西,但孩子天生的好奇心有时是堵不住的,再说,不让孩子早接触这些先进科技产品,也是求学孩子的一个缺憾。
其次,学校对自己教育和学生的基本素质缺乏自信,这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很多学校把文化知识的传授视为重中之重,而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却寄希望于堵,片面的认为只要学生接触不到有害的东西,就可以保持纯洁的品德,就能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但事实情况并非如此,相反,学校和家长对孩子缺乏有效的素质教育,仅靠堵根本就无济于事,管得住人不一定就能管住心,孩子在课堂上玩手机发短信,固然与孩子贪玩有关,但与老师平时的教育疏导不足关系更大,只有加强对孩子的品德和素质教育,让学生们从心里明辨是非,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即让孩子专心学习,又不至于扼杀孩子的对新事物的渴求。教育孩子正确做事比不让孩子做事,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发展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再次,周末不让孩子看湖南卫视,这几乎有些荒唐,十多岁的孩子,平时学习生活单调而繁重,难得周末放松开心一下,湖南卫视的娱乐节目的确算不上高雅,但至少也不是“儿童不宜”,有些娱乐节目也纯属娱乐,如果说对十多岁的学生没有什么教育意义,这倒是实话,但如果说对孩子有多大的毒害,未免就有些夸大其词,真要是过于低俗恐怕早就被关门大吉了,既是周末,让孩子自由、轻松的开心一笑又有什么不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