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省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已于去年9月份成立
海口网11月28日消息 海南创新体制机制建立的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为医患双方打开了和解之门,这种“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各方参与、专业调解”的医疗纠纷调解模式,已成为海南医疗纠纷调解的主渠道。
为医患双方都留下和解的空间 2011年10月初,一名孕妇入住海口市某医院顺产一男婴后死亡,医患双方遂发生纠纷。
一开始,医院和死者家属对后事基本达成一致,并配合患方料理后事。但到了第二天,由于有关人员介入,事情发生了变化。患方家属态度急转直下,坚决不同意原先和解方案,在没有界定责任的前提下,拒绝任何调解方式,并连续数天组织20多人,打着横幅,头缠白布条,在医院门口放鞭炮、烧纸钱,堵塞病人进出通道,还利用网络公开叫嚣“医闹可以促进社会进步”,最终提出了60万元的索赔要求。
在过去,碰上这样的事,医院往往没有更好的办法。但这次,医院按规定把问题交给海南省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出面调解。
海南省医调委态度明确,“谈不拢的话就界定责任再调解。”2011年10月底,海南省医学院法医鉴定中心的法医病理学检验表明,死者系羊水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至肺羊水检塞死亡,属意外事故。医学研究也表明,羊水栓塞是分娩过程中严重的并发症,足月妊娠时产妇死亡率达高达80%以上。由于医调委的介入,为医患双方都留下和解的空间。
这起事件并不是孤例。来自海南省卫生厅的数据表明,近年来,医疗纠纷呈现出逐年增多的上升趋势,群体打砸医院、停尸闹丧甚至暴力伤医等恶性“医闹”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破坏了就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