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自信
2008年9月,正在美国访问的王岐山,接到美方通报第二天雷曼即将破产的消息。他立即部署国内金融部门做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各项准备,确保中国经济金融稳定。
10月6日,中央果断决策,成立国务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小组,由王岐山担任组长。在之后召开的多次会议上,王岐山强调,要坚定信心,冷静观察,研判形势,有效应对,努力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面对这场危机,王岐山始终冷静清醒。他多次重申: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极为复杂严峻,充满不确定。不确定中可以确定的是,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将长期化。立足当前,要确保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不平衡的复苏比平衡的衰退要好。中国“首先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百业兴则金融兴,百业稳则金融稳”,金融要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这是加快转变金融业发展方式,调整金融结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前提。“底线论”为中国金融业支起了一把“安全伞”。他还主持建立了金融旬会制度,加强“一行三会”的协调配合,推进金融发展、改革、开放、创新、监管和服务。他经常强调,各部门必须加强基础工作,切实做到“情况明、数字准、责任清、作风正、工作实”。
2008年,王岐山首次率团赴美主持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针对美国因金融危机引发的贸易保护主义,他即席发表演讲:“我这次来美国之前,很多朋友对我说,你要小心,美国的大门就要关上了,因为美国盛行着保护主义。但是,我认识的美国不是这样的,历史上的美国就是贸易立国,是一片能够容纳世界各族人民的热土。”他话锋一转:在我访美的第一站圣路易斯市,矗立着一座巨型拱门,“有框无门”,是当时美国开发西部的起始点,美国应该像这座拱门一样,永远开放。
作为分管中国对外经济事务的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率其工作团队与美欧等主要发达国家和金砖国家财金领导人以多种形式进行密切的信息沟通,加强形势研判和对话,在双边和多边领域,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挑战,坚定地维护国家利益。特别是为中国元首出席二十国集团峰会,做了卓有成效的准备工作。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