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新闻>

温州动车事故掩埋车头责任人任兰州铁路局局长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4-05-08 23:14

王峰

        @南方日报:据财新网报道,上海铁路局原常务副局长王峰已于4月24日出任兰州铁路局局长,在2011年“7·23”温州动车事故后,国务院追究责任人,认为王峰就地指挥掩埋车头的行为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对此负有责任,给予记过处分。

        【旧报今读】

        【上海铁路局常务副局长王峰下令挖坑埋车头被处理】

        事故次日掩埋车头被制止

        调查报告显示,事故后8小时无人下达停止救援命令;事故第三日恢复通车

        释疑1

        关于8小时停止救援

        桥下负责人:救援基本完成

        背景:7月24日早晨7时40分,央视《朝闻天下》报道,“凌晨4时前搜救工作基本结束。”

        “……从事故发生到现在已经有8个小时的时间了,在这8个小时里总共进行了6次人员搜救,到现在为止,整个人员搜救行动已经结束了……”

        调查报告:7月24日4时左右,现场搜救工作继续进行。桥上救援指挥由铁道部一名副部长和安全总监及上海铁路局一名副局长负责,桥下救援指挥由铁道部另一名副部长和温州市一名副市长及上海铁路局另一名副局长负责。

        此时,有媒体报道:“…从事故发生到现在已经有8个小时的时间了,在这8个小时里总共进行了6次人员搜救,到现在为止,整个人员搜救行动是已经结束了……”据此,相关媒体相继作出事故现场停止救援的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在遇难和受伤人员尚未全部搜救出的情况下已放弃救援的一些议论和质疑。经调查并查看采访录像,当时在桥下具体负责搜救的有关负责人说过“人员搜救已经基本完成,现场进行了五六次搜救,直至用生命探测仪探测已没有生命迹象了……”。上述表述只是对桥下搜救进展情况的说明,并不是对总体救援行动的全面介绍,桥上搜救工作仍在进行中,没有人下达过停止救援的指令。

        释疑2

        关于项炜伊获救

        怕有幸存者停止吊离车厢

        背景:据媒体报道,温州市特警支队长邵曳戎介绍,7月24日下午他接到要用吊机把车厢吊起来放到桥下来清理的命令。“我不同意,坚持在铁轨上也就是原地清理。”这个坚持等来了奇迹,7月24日下午17时20分,2岁的项炜伊在严重变形的车厢里获救。

        调查报告:7月24日11时10分,受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委派,张德江副总理率国家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抵达温州,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看望并慰问了受伤人员,查看了事故现场,要求各有关方面“要坚决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救人摆在第一位,继续争分夺秒全力搜救伤亡人员,不留任何死角,确保绝无遗漏”。

        14时50分,中铁二十四局抢险救援人员将两台300吨汽车吊就位,开始对桥上车体吊移施救。15时10分,D3115次列车第15号车厢被吊至桥下;16时30分,D301次列车第5号车厢被吊至桥下。

        此时,考虑到车厢里可能还有幸存者,吊动车厢会造成再次伤害,且在吊动过程中,也可能会造成遗体、遗物从车厢里滑落。因此,决定在桥上对D3115次列车16号车厢搜救完毕后再吊离。

        17时,当把压在D3115次列车16号车厢上的D301次列车1号车厢走行部吊开后,救援人员立即进入16号车厢内搜寻,在搜寻出7具遇难者遗体后,救援人员发现一个小孩被车厢行李架压着,便立即进行施救;17时15分,在D3115次列车第16车厢的小女孩项炜伊被成功救出,并紧急送往医院救治。

        整个救援过程中,共搜救出260名遇险人员,找到当场死亡的25具遇难者遗体。

        此次事故造成的40名死亡人员当中,有旅客37人、司乘人员3人(其中:男性25人、女性15人;当场死亡25人、送医院途中死亡13人、医治无效死亡2人);172名受伤人员当中,有旅客169人、司乘人员3人(其中:男性94人、女性78人)。

        释疑3

        关于掩埋车头

        张德江:残骸不能埋

        背景:7月24日,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说,把这个车头埋在下面盖上土,主要是便于抢险。

        随后公众对铁道部在事故第二天就将挖坑掩埋车头和残骸的做法展开质疑,认为是为了销毁证据以及为快速通车“让道”。

        调查报告:7月24日5时30分,上海铁路局有关负责人在桥下组织指挥救援过程中,简单按照以往有关事故现场处置方式,组织挖坑就地掩埋受损车头和散落部件。

        当将受损车头和散落部件放入坑中准备掩埋时,被有关领导同志制止。最终受损车头及散落部件未被掩埋,并于7月25日22时运往温州西站集中存放、专人看管。

        经调查,组织挖坑时,桥下事故车辆人员搜救工作已经完成、现场勘查已经结束、相关物证已经提取。

        11时10分,受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委派,张德江副总理抵达温州。当看到一个坑内堆放的列车残骸时,他明确指示:“残骸不能埋。要做好现场保护和事故车辆的妥善保存,为事故调查分析提供条件。”

        上海铁路局常务副局长、党委常委王峰在事故发生后负责指挥桥下救援工作。

        在事故抢险救援中,处置不当,为平整、清理场地,在救援现场组织挖坑,并将D301次列车车头及零散部件放入坑中,准备就地掩埋,后被有关领导同志制止未予实施。

        上述行为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对此负有责任,建议给予记过处分。

        在整个事故应急处置工作中,也暴露出铁道部对动车组列车运行中发生的重特大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不完善、应急处置经验不足,信息发布不及时,对有关社会关切回应不准确等问题,引起社会质疑,造成了负面影响。

        特别是简单按照以往有关事故现场处置方式,在现场挖坑将受损车头和零散部件放入其中准备掩埋,虽被制止,但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影响。

        释疑4

        关于恢复通车

        确认没有遗体遗物后通车

        背景:事故发生后,铁道部网站公布,7月25日早晨6时57分,由宁波东开往苍南的DJ5603次列车通过杭深线列车追尾事故地段,这是“7·23”事故抢通后通过事故地段的第一趟列车。

        在事故尚在救援阶段,铁道部通车的做法引发争议。

        调查报告:7月24日17时15分,在D3115次列车第16车厢的小女孩项炜伊被成功救出后,铁路方面救援人员对桥面上散落的旅客行李物品进行了多次反复仔细清理收集,同时对桥面其他方面进行了仔细搜寻清理,在确认已没有受伤人员、遇难者遗体和旅客物品后,开始组织损毁线路修复工作。

        7月24日23时30分,永嘉站至温州南站下行线事故地段损毁线路重新铺轨、补砟完毕,线路和接触网修复完成。铁道部组织有关技术专家对桥梁主体结构进行了检测,确认墩台、梁体、支座均无损坏,事故对桥体主体质量没有影响,具备安全行车的条件。

        与此同时,为了保留温州南站列控系统事故发生时的现状,铁路方面制定了站间行车办法,取消了列车区间追踪运行。

        7月25日4时32分,温州南站至永嘉站下行线恢复供电;5时05分,温州南站至永嘉站上行线恢复供电;9时31分通车。

        关注焦点

        “7·23”事故发生后,公众舆论对相关部门采取的救援措施以及应急处置措施争议不断。针对这些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昨日公布的《调查报告》均作出详细说明。

 

相关链接:

三亚:东环铁动车故障临停2.5小时 致6趟动车晚点
海南东环高铁受暴雨影响 部分动车晚点或停运
停汽车难停电动车也难 海口窗口单位车位“吃紧”

 

相关链接:
停汽车难停电动车也难 海口窗口单位车位“吃紧”
海南东环高铁受暴雨影响 部分动车晚点或停运
三亚:东环铁动车故障临停2.5小时 致6趟动车晚点
[来源:新华网] [作者:刘春瑞] [编辑:周才能]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