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海南新闻>

海南省疾控中心发布提示:预防登革热 灭蚊清源最有效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4-10-09 10:24

  近期岛外一些地区暴发登革热疫情,省疾控中心发布提示——

  预防登革热灭蚊清源最有效

  近期毗邻我省的一些地区陆续暴发登革热疫情,东南亚等国家也正值登革热流行季。为了防止因输入性登革热病例造成我省发生本地感染的登革热疫情。8日,省疾控中心发布温馨提示,教您认识和预防登革热。

  发烧、头痛等症状要警惕

  近期来自东南亚和南美洲地区以及广东、云南等登革热流行地区的旅客或返琼人员,如有发烧、头痛、肌肉痛、皮疹和面、颈、胸部潮红(即三红征)等症状的,入境时应主动向检验检疫机构申明;入境或返琼后请留意自己的身体状况(观察至少15天,观察期间请尽量减少外出),观察期间若出现上述症状者,应当立即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就医,并向医生说明近期的外出史,以便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

  准备前往有登革热疫情地区的旅行者,可向当地疾控机构或出入境检验检疫等机构了解目的地地区登革热相关疫情信息,并做好灭蚊、防蚊等个人防护措施。

  病毒蚊叮咬后3-15天发病

  省疾控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主要是通过带有登革病毒的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人而传播。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在我省广泛分布,伊蚊幼虫主要孳生在室内和房屋周围盛有清水的容器中(主要是水缸、盆、罐、椰壳、破旧轮胎等)。

  人一般被带有登革病毒的蚊子叮咬后3-15天内发病。主要有以下症状和体征:突发高热:一般持续3-7天,体温可达39℃以上。三痛:主要为剧烈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骨痛。三红:面、颈、胸部潮红。出疹:皮肤可有麻疹样、针尖样、白斑样、荨麻疹样等多样性皮疹。出血:皮肤、齿龈、鼻腔少量出血。乏力以及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小编提示: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由伊蚊(俗称花纹或者花斑蚊)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

  登革热流行季节常是天气湿热、蚊虫滋生的季节,一般在每年的5~11月,高峰在7~9月。

  什么是伊蚊?

  伊蚊是蚊科中的一种,有时也被人们叫做“花蚊子”。传播登革热病毒的蚊子叫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伊蚊资料图

  登革热有什么症状?

  ①发病较突然,有畏寒、发热、伴疲乏、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热常为24—36小时内达到39度到40度;

  ②皮疹:于病程5—7日出现多样性皮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皮下出血点等,皮疹分布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多有痒感;

  ③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

  ④出血倾向严重,有鼻出血、皮肤出现血大批淤斑,呕血、便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甚至颅内出血等。

  预防登革热,先防蚊虫滋生

  ①最有效的消除伊蚊的方法是消除伊蚊的滋生地,包括小型喷灌、旧轮胎、塑料袋等积水地方,必须采取每个星期翻盆倒灌消除积水或放农药、清理置容器等综合措施;

  ②每个星期使用杀虫剂喷洒室内和室外,也可使用蚊帐、门窗纱网防蚊、用电蚊香、驱蚊器来防蚊;

  ③及时清理垃圾、垃圾统一回收处理,保持坏境的清洁和卫生;

  ④室内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等)应每隔5—7天洗瓶换水、清洗根须;登革热流行期间应避免种养水生植物,如必须种养则改为用泥、沙种养;

  ⑤改善室外环境卫生,疏通下水道,铲除杂草,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如沟渠、天台等地面积水),填塞竹节树洞等。

  如何远离蚊子?

  ①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②所处区域疫情发生时,尽量不要剧烈运动,以防身体过多分泌乳酸而招惹蚊子。

  被蚊虫叮咬了怎么办?

  如果被蚊虫叮咬之后,发觉有些头晕、发热症状,应该马上到医院或者社区专门诊所进行就诊,不可拖延,避免炎症的加重而导致并发症。

  旅行者如何预防登革热?

  到东南亚等有登革热流行的区域旅游要预防被蚊子叮咬,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防蚊药物。

  旅游归来后若出现突然发热、眼眶痛、头痛、关节肌肉痛,或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清除室内外积水

  防蚊灭蚊是关键

  据了解,目前无有效疫苗预防登革热。主要预防措施为清除室内外积水,防止伊蚊孳生,避免蚊子叮咬。

  水缸、水池、花瓶等贮水容器,每隔3—5天刷洗、换水一次;室外露天的盆、罐及瓶子倒置或掩埋。及时清除单位、住户室内外各类型小积水,如房前屋后、阳台、天台、花盆托盘、各种盆罐容器、废旧轮胎、消防池等。庭院喷水池、假山水池、荷花盆、莲盆等积水无法清除时可采取养鱼等方法,杜绝蚊虫孳生。

  另外,房间装置防蚊网,睡觉时挂蚊帐。到登革热疫区应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裸露皮肤涂蚊虫驱避剂防止蚊虫叮咬。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马珂] [编辑:周才能]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