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倡议落地的先行领域和重要基础,形象地说,就是沿线各经济体开展互利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的“先行官”。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之所以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实现亚洲互联互通的早期收获,就是因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方面有利于促进跨国运输和国际多式联运的有机衔接,实现国际运输便利化;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国际国内道路通达水平,畅通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促进沿线国家共享“一带一路”成果。
截至目前,中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了130多个涉及铁路、公路、海运、航空和邮政的双边或区域运输协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正在打破地理层面上的限制,造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广大民众。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设施联通,在全球范围内存在广泛共识。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需求不振的背景下,各国都在寻找新的增长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沿线多数国家而言颇具吸引力。欧盟“容克计划”、欧亚经济联盟建设、英国基础设施升级改造计划、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巴基斯坦“愿景2025”……沿线国家纷纷寻求将本国的战略规划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为振兴经济寻求良方。
在支持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设施联通还促进着民心相通。比如,坐落在巴基斯坦南部巴哈瓦尔布尔市的中兴能源光伏发电项目,是“一带一路”倡议落地的首个光伏项目,由两国工程师共同承担日常运行维护工作,其中巴方工程师所占比例达80%。中兴能源巴基斯坦光伏电站站长李宁说,“在业余时间,双方工作人员有很多交流。不同的文化、思想的火花在一起碰撞,文化的交融让人备感快乐和温馨。”
当然,加强设施联通还要“软硬兼顾”。在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领域,除了要做到硬件联通,还要在规章制度、标准体系、规划衔接、经营管理等方面做好软件联通。只有这样,互联互通才能联得更广、通得更远。
如今,“一带一路”已由最初的设想和规划逐步落地生根,迈向深耕细作、持续发展的新阶段。“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顺利召开,必将促进与会国家和地区加强发展战略对接,为下一步务实合作描绘新蓝图,为实现互利共赢、促进共同发展注入新动力。
相关链接:
“一带一路”观:国际物流大通道联结文化沟通民心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