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网站上线 发布logo 科普宣教
海口:湿地保护人人参与
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盛开的水生美人蕉。记者石中华 摄
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示范段红树与栈桥交相呼应,一派生机盎然;美舍河生态修复一周年美丽蝶变,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过去一年,海口湿地工作成绩斐然,未来三年,海口将陆续建设4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和3个省级湿地公园,打造45个湿地保护小区。
“公众参与在湿地保护中非常重要,希望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湿地保护。”2月2日,在海口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举办的第22个“世界湿地日”活动上,市林业局局长冯勇表示,今年海口市林业局将举办湿地摄影、征文、知识竞赛等一系列宣传活动,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识。
海口上线了海南省第一个专门针对湿地保护的海口湿地网,发布了海口湿地形象logo,在主城区墙体和公交车站台上张贴湿地宣传海报……今年海口将多管齐下加强公众科普宣教,在全市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大步迈向“国际湿地城市”。
海口湿地网打造科普教育平台
2月3日,在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和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揭牌仪式上,海口湿地网(http://www.haikou.gov.cn/hksd/)也正式上线。该网站由市林业局和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负责,全面展示海口湿地保护和修复的窗口,也是进行湿地科普教育的平台。
记者点击海口湿地网,在首页上看到“湿地管理”“湿地资讯”“保护地”“合理利用”“科普宣教”5大板块内容。在网站里,很容易就能了解到相关的政策法规和保护措施,知晓最新的公示公告,同时还展示了海口湿地旅游、湿地文化、湿地农业等方面的内容。
“海口湿地网是海南省第一个专门针对湿地工作的网站。”全球环境基金海南湿地保护体系项目宣传教育专家卢刚告诉记者,海口对湿地保护工作非常重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更是把保护湿地作为重点。“在全国,官方的湿地网并不多见。”
湿地网站是一个面向所有人的开放数据库,也是公众参与湿地工作的一个公共平台。卢刚表示,主管部门通过湿地网能把海口湿地相关信息全部汇集起来,通过网站上官方公布的权威数据和内容,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
“在湿地保护中,公民参与的作用不可替代。”卢刚告诉记者,以前公众对湿地不了解或者比较狭隘,这主要囿于大家接触湿地途径少,同时也缺少官方渠道。现在政府专门针对海口湿地建设了一个网站,对全民湿地保护意识的提升有很大的作用,在保护和监督湿地、举报违法犯罪行为等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湿地可持续健康发展。
湿地logo展现海口湿地风采
太阳、椰子树、芦苇、环颈鸻、湿地河流、红树林……在海口湿地整体形象logo中,这些景物浑然一体,浓缩在小小的画面里,像由大师泼墨创作的山水画,灵动地体现了海口湿地生态建设的成果,构成了美丽而独特的海南湿地公园景致。充满活力的画面,体现了海口对湿地保护建设工作的全面推进。
2月3日,海口向社会公布了海口湿地形象logo、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形象logo以及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形象logo。
在美舍河湿地公园logo中,画面中的美舍河和水面上的芦苇荡和鹭鸟相映成趣。手中托起穿城而过的美舍河,象征着母亲河对一方水土的滋养、关爱和呵护;生机盎然的芦苇荡和自由飞翔的鹭鸟寓意着生态修复、恢复和谐的海口腾飞发展。经巧妙构思设计的手,代表着党和政府对老百姓的关怀、对湿地修复的支持和行动。
五源河湿地公园logo则充满了生机、活力。五条动感十足的河流汇聚、奔流入海,象征着海口市生命、生态、文化、智慧、活力之源的凝聚。logo色彩设计采用独具海南特色深浅相间的蓝色和绿色,描绘出天然湿地充满生机活力的自然气息。河流、湖泊、红树林、鹭鸟共同构成五源河湿地自然生命的共同体,体现了人文生态建设下的自然和谐。
据湿地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三个海口湿地公园的logo主题鲜明、构思巧妙、富有美感、寓意美好,大气的书法艺术字体的设计又为logo增添了不少文化韵味,是湿地公园气质和海口人文情怀的综合体现。同时,也是展现海口湿地风采的一个重要窗口。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