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龄堂与花房子的光辉已远 但却是时代感鲜明的抗战建筑
北温泉上缙云山的路上有一地名曰“三花石”,三花石有一旧时别墅,外墙上黄石凸出,犹如花朵,由此得名“花房子”。抗战时期,国民党将领孙元良在此修建花房子,后来几经周折,1949年,梁漱溟先生迁居至此,致力于勉仁中学、勉仁书院、勉仁文学院的建设,并写下了著名的《中国文化要义》等作品。
如今,花房子和围墙仍是“开了花”的模样,红枫叶映着灰墙,一冷一热的色调却有种说不出的和谐。一楼一底,坡屋顶,琉璃瓦,怪石小谢,翠竹活水,园子并不大也五脏俱全,游客踏入其中,仍能感受那份寂静深幽。
农庄被绿树林荫包围。首席记者 雷其霖 摄
位于重庆市北碚区澄江镇运河口的美龄堂,修建于1943年,抗战时期,宋美龄担任中国妇女慰劳总会主任委员,为安定军心,在北碚建立一个全国妇女慰劳总会荣誉军人自治实验区,改善伤兵生活,组织生产自救。
荣誉军人自治实验区区址选在碑坭坝,于1942年破土动工,一年建成。实验区内建有一幢砖木结构的小礼堂,为纪念创建人宋美龄善举,命名为“美龄堂”。美龄堂背靠苍翠旖旎的缙云山,面临山青水秀的运河公园,依山傍水,风景秀丽。
美龄堂内展示了不少抗战时期伤残军人使用过的物品,馆中陈列的几十幅旧照片,更细致反映出了宋美龄传奇的一生,以及当时试验区内战时伤兵如何生产自救的过程。
无论是美龄堂还是花房子,其作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建筑物,更是见证抗日战争历史的遗迹。游客漫步于这些旧时楼阁中,若能对那份艰苦岁月有所感悟,便是这些遗迹最大的意义。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