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餐具、工具和布草管理
1、应确保餐用具严格清洗消毒后使用。餐用具清洗干净后,可采用以下消毒方法:
(1)完全浸泡在水中煮沸10分钟以上;
(2)用洗碗机清洗消毒,洗出的餐用具表面温度需达到71℃以上,同时洗碗机最后漂洗温度达到82℃以上(或达到洗碗机厂家规定要求);
(3)使用红外线热力消毒柜消毒,应将红外线热力消毒温度设定在120℃以上10分钟,以确保达到消毒效果;
(4)使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以上的含氯消毒液,浸泡5分钟以上,也可以使用二氧化氯消毒剂(100~150 mg/L),浸泡10~20分钟;
(5)选择外购消毒餐具时,需检查清洗消毒企业的资质,并保留同批次餐具的合格证明或者检测报告。
2、厨房内使用的食品加工工具、盛放食品的器皿在每次工作结束后及时清洗消毒。
3、餐厅里使用的布草(桌布、客人毛巾、后厨使用的抹布等),可高温蒸煮15分钟以上进行消毒,或在75℃热水中洗涤30分钟以上。
4、每天应对外送餐食的保温箱、物流车厢及物流周转用具进行清洁消毒。其中外送保温箱建议每天消毒不少于3次,其他每天不少于1次。
5、对冷冻冷藏和保鲜设备应进行检查、维护保养,并确保清洁卫生。
6、店内应配备有抑菌作用洗手液和手部消毒化学品。所需清洁消毒用品及器具应划定专门区域摆放,对于酒精等易燃消毒用品应注意防火安全。
(三)环境管理
1、加强就餐场所和加工场所的空气流通,维护通风和空净系统的正常运转,加大通风换气量,确保营业空间内具有当前条件下最高的换气频次。
2、加大对通风和空气过滤装置的调试与清洁消毒力度,增加过滤器的清洁消毒和更换频次。
3、具备条件的就餐场所可以采取减少桌椅摆放、加大就餐者之间空间距离的措施,尽量阻隔病毒传播。
4、加强对就餐区域、人员通道和洗手间等场所的消毒灭菌,并每日公示消毒情况;洗手间应配备洗手池及洗手液、消毒液等;每日对洗手间内物体表面使用含氯消毒液浓度250~500mg/L进行擦拭,每日不少于1次。未配备洗手间及洗手池的单位应配备免洗手消毒液。
5、在客人入座后再摆放餐具,对所有的客人做到一客一餐,即使客人落座但没有使用餐具,在收餐时候也要撤下台。
6、尽可能使用加盖式垃圾桶和垃圾袋存放厨房垃圾。并按照垃圾分类处置要求进行分类处置,当日垃圾需及时清理。
7、使用过的废弃口罩、手套应放在密闭容器内。一天工作结束以后,使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在垃圾上,然后置于有害垃圾中丢弃。
8、每天工作结束以后,对垃圾桶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可使用有效氯浓度为500 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晾干后使用。
9、自行或配合物业增加电梯消毒频次,对扶手电梯的扶手等部位要加强消毒,对轿厢式电梯要张贴戴口罩提示语,并尽可能减少单次乘坐人数,降低密闭空间内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10、如发现有疑似或确诊病例消费者在店内就餐过,应第一时间暂停营业,并开展终末消毒(对店内进行1次彻底消毒)。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