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新华社发
【大湾区大未来】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在2018年3月7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机遇,携手港澳加快推进相关工作,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为实现这一目标,粤港澳三地畅通道路、联通智路、打通心路,闯出了一片融合发展的广阔天地。
“我们的广阔天地在大湾区”
琶洲,是广州在珠江边的一块宝地。历史上的琶洲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进入21世纪,有着“中国第一展”之称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选址琶洲,让这里再次为全球瞩目。
琶洲虽好,但美中不足的是到达港澳仍稍有不便。一位飞抵香港机场的外国客商,需要先乘车到香港市中心的九龙站,换乘高铁到广州南站,再辗转到位于琶洲的广州国际会议中心,费时又费力。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加速,这一缺憾将很快得到弥补。广州琶洲港澳客运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王俊指着阅江中路北侧珠江边上的一块绿地介绍,不久的将来,那里将新建一个港澳客运口岸,首期开通琶洲至香港国际机场的航线,客商乘坐高速客船约两个小时即可到达。
一方面是公共交通的无缝衔接,另一方面则是规则制度的深度对接。2020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香港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机构资质备案管理办法》《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香港工程建设领域专业人士执业资格备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为港澳的专业机构和人才融入大湾区内地城市打通了制度上的道路。
“这两个《管理办法》的推出让我们倍感振奋。”香港利安顾问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廖碧娇说,以往很多香港的专业机构和人才到内地工作,由于没有政策的配套和支持,很难获得相应资质,不能直接承接项目和执业。
“政策出台之后,我们可鼓励更多的年轻建筑师从香港来内地,或者从内地到香港工作再回流到内地,通过这种人才的流动加速国际化的工程建设及设计理念、技术规范与内地的相关技术规范融合,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我们的广阔天地在大湾区。”廖碧娇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几年来,粤港澳三地推出一系列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新举措,例如全面取消港澳居民内地就业许可等。广东省还在医师、教师、导游等8个领域,以单边认可带动双向互认,2000多名港澳专业人士取得内地注册执业资格。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