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7日13点,经过42天的艰苦努力,第二次青藏科考重要科考任务之一、纳木错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顺利完成,科考队共从纳木错湖底钻取了七个钻孔,在湖底提取了951.12米长的岩芯。其中,第七个孔的钻探深度达到510.2米,再次刷新了我国湖泊钻探最深纪录。
纳木错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拉萨与那曲两市之间,是西藏的第二大湖。湖面海拔4718米,最大水深约100米。
此次科考队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王君波表示:经过在钻探平台上的昼夜努力,我们提取了总长近千米的岩芯,可用于青藏高原古气候学、湖泊古生态与演化、三极联动与气候遥相关等多学科研究。参加纳木错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的研究机构来自中国、德国、瑞士、英国等国,有70多名科考队员。项目准备工作繁琐、周期长,与以往开展的其它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项目)在组织工作上有很大不同,项目主要负责科学家承担了全流程的设计与实施,为全球ICDP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岩芯,是保存在湖底的沉积物,里面蕴含了丰富的气候环境变化信息,包括一些重要的生物群落组成,如硅藻等。纳木错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朱立平介绍,最终钻探深度达到510.2米,超额完成了预期钻探计划。在一个多月的钻探工作中,科考队员克服了大风大浪等恶劣天气,有效解决了遇到的砂质层、含水层、硬泥层等带来的钻探技术困难,共计完成了1400多米的钻探深度,取得近千米长的有效岩芯,这将为开展青藏高原过去百万年以来气候环境变化研究提供新的科学证据。
此次纳木错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的顺利完成,也为即将全面实施的第二次青藏科考2024年度“一原两湖三江”标志性科考活动开了好局。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