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口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通过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双轮驱动,使产业结构变“轻”、经济形态变“绿”、发展质量变“优”,蹚出了一条条独具地方特色的“两山”转化路径。
 
海口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海口因地制宜做好“生态+”文章 执“生态妙笔” 绘“产业画卷”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5-07-01 10:35

6月29日,在海口北港岛,市民在滩涂上体验赶海项目。记者 杨鹤 摄

做优“生态+城市”文章 提升城市绿色品质

6月30日,记者在位于友谊·阳光城负一层的旺豪超市看到,不少市民自带布袋或环保购物袋前来购物,并在结账时选择不打印小票。在星巴克咖啡店,顾客王楚然通过自带保温杯购买了一杯香草拿铁,她告诉记者,随身携带保温杯已成为她的日常习惯。

记者在商场内走访发现,各饮品门店都已全面使用可降解材质的吸管和杯子。“茶百道”门店店员向记者介绍,现在店内使用的杯盖、茶勺都采用可降解材料制作,杯托也是用环保再生纸浆特别定制的。

这些细微变化背后,是海口市持续推进“禁塑”工作取得的成效。近年来,海口通过开展“禁塑”宣传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等系列活动,引导市民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禁塑”工作的深入推进,不仅改变了市民的生活方式,更催生出绿色产业新生态。当天下午,记者来到海口国家高新区,在海口裕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物降解制品生产线上,一批批“新鲜出炉”的可降解产品正在进行最后的消毒杀菌工序。企业负责人花杰指着一摞摞一次性可降解餐盒告诉记者,这些产品的原料是从废弃的甘蔗浆中提取的,在工业堆肥条件下180天内就能完全降解,目前年产能已达2万吨。

与此同时,海口从“无废工地”、“无废小区”、绿色建筑等领域发力,不断提升绿色发展的城市韧性。在海口首批“无废工地”——海南中心项目,这里从源头减废、现场资源综合利用和场外无害化处理等方面入手,大力推广绿色低碳领域先进技术,最大限度减少建筑垃圾产生。

走进海口首批“无废小区”——交警公寓小区,各式各样的绿植点缀着小区道路两旁,环境整洁宜人。“自从推行垃圾分类后,大家都养成了分类投放的好习惯,小区垃圾量明显减少,环境也越来越好了。”住户张女士说。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海口已完成52个“无废细胞”创建,覆盖14个领域,“无废椰城”的绿色名片越擦越亮。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更高标准推动海口创建国家级碳达峰试点城市,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丰富绿色消费、绿色交通等应用场景。同时,高质量打造江东新区省级近零碳园区示范区,进一步推动海口国家高新区协同降碳试点,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争当“双碳”工作优等生。

[来源:海口日报] [作者:黎越] [编辑:陈德文]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