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艺术点亮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2025海口艺术周打造全民共享盛宴
9月30日晚,《黄河大合唱》交响音乐会在海口天空之山驿站精彩上演。记者 杨鹤 摄
以艺术为笔,蘸取椰风海韵;以城市为卷,书写文化新篇。
骑楼拱廊下的模特身着剪纸纹样时装缓缓走过,中国传统非遗与现代潮流美学撞出惊艳;草坪音乐会上,消防、公安等代表同台献唱,行业风采与艺术旋律织就温情……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海口人“玩嗨了”!2025海口艺术周期间,丰富的文艺活动相继举办,艺术的触角伸到景区、公园、商业街区,为广大市民和国内外游客提供了丰盛的文化大餐,让“诗和远方”来到了家门口。
当前,海口正在打造“六个之城”和“国际演艺之都”,艺术周的成功举办,让艺术不再是剧场里的“独角戏”,而是融入海口人的“生活日常”,进一步培育和涵养了城市文艺气质,彰显城市文明温度,为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文化动力。
10月7日,“戏韵自贸港·非遗焕新声”戏剧沙龙活动在海口东坡老码头举行,吸引众多市民游客观看。记者 杨鹤 摄
多元活动填满日程
9月28日是2025海口艺术周的开幕日。当天,“潮起海之南·魅力新龙华”摄影作品展、寰海阁·骑楼记忆艺术展、第十一届“美兰杯”海南八音大赛启动仪式暨海选赛、“非遗草编艺术”体验等艺术周配套活动一 一举办。“一整天满满当当全是不同类型的节目,每一场都令人心动。”傍晚,在骑楼老街看完摄影展,游客郑秋飞马不停蹄赶到了海口湾演艺中心,聆听艺术周启幕音乐会。
2025海口艺术周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节俭办节”为原则,打造“品牌化、市场化、国际化”本土艺术节庆品牌,设置重点活动、精品活动、配套活动、艺术培育活动四大板块。
9月30日,《繁花竞放——新时代全国摄影精品巡展》(海口站)开展,市民游客在观看展出作品。记者 石中华 摄
开幕式与闭幕式中,中国交响乐团和中央歌剧院分别呈现了两场高水准的音乐会,人们在共享文化盛宴的同时,真切地感受着海口的音乐之美、城市之韵、生活之暖;聚焦“本土根脉”传承的精品活动板块中,海口市首届书法篆刻作品年展,话剧《出马》、儿童剧《葫芦兄弟》、大型下雪互动秀《阿拉丁之魔法世界》等多场精品剧目相继与观众见面;“夸下海口”草坪音乐会、“海口·我爱鲁”海岛欢乐大巡游、2025《舞动椰城》云洞图书馆主题专场展演、“琼韵颂琼崖戏乐惠民生”戏曲音乐会、“到人民中去”惠民音乐会等配套活动,以音乐、戏曲为媒,让市民游客沉浸式参与其中,载歌载舞共度佳节。此外,包含2025年海口市中小学生“青椰”艺术节总展演、“艺术实践·沙龙”中国交响乐团弦乐四重奏等内容的艺术培育活动板块也受到了不少人的欢迎。
“白天逛展,晚上看演出,连朋友圈都来不及发完,每天都过得又充实又有意义。”市民秦秀慧翻着手机里的照片,语气里满是兴奋,“艺术周让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诗和远方’。”
“艺术周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这些活动的落地,为海口注入了浓浓的艺术气息,城市的艺术涵养更足了。”著名指挥家景焕说。
10月3日,“海口·我爱鲁”海岛欢乐大巡游活动在骑楼老街举行。记者 杨鹤 摄
城市处处皆是舞台
“艺术周活动在景区举办,打卡景点之余还能逛展览、看巡游,行程更充实了。”10月3日下午,在骑楼老街举行的2025海口艺术周活动之“海口·我爱鲁”海岛欢乐大巡游活动,用鲜活的文化符号与热络的互动场景,将骑楼老街变成了一座流动的“海岛文化博物馆”。现场,来自甘肃的游客成珊珊用手机记录着活动的热闹景象。
这个假期在海口,这样的“惊喜”随处可见:从骑楼老街出来,在夕阳下沿着海甸溪漫步,一路来到世纪公园,“到人民中去”惠民音乐会系列活动首场——“为你而来”海口市音乐家协会优秀原创作品音乐会在此开演。这场热热闹闹的音乐盛会中,观众可以聆听刘海、安亮山、唐艺华、刘利龙、周毅、陈晶晶、陈国耀等海南词曲作者与原创音乐人的作品,在汤子星、顾莉雅、熊玉娇、赵媛、吴晓云等海南籍知名歌唱家的歌声中,感受着别样的椰风海韵。
再往前走,穿过一座拱桥,便来到了万绿园。当晚,2025“夸下海口”草坪音乐会首个“歌手主题日”——“哎哟不错哦”周杰伦之夜在这里举办,一首首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唱响,将万绿园装点成一个声浪与灯火交织、温暖而充满活力的欢乐场。不远处,露营区与市集区同样人气十足,构筑起一条“观演—休憩—体验”无缝衔接的休闲动线。
据了解,草坪音乐会的“歌手主题日”曲目均由市民游客投票决定,并设置了一个特殊环节——每个主题日都会特邀消防、公安等多个行业的代表同台献艺,展现各行业的独特风采,彰显了海口城市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同一时间,东坡老码头也是精彩纷呈。艺术周配套活动之“戏韵自贸港·非遗焕新声”戏剧沙龙在这里举办,京剧、黄梅戏的悠扬唱腔吸引了不少戏迷。周边设置的美食嘉年华和剧本游等活动,为市民游客构建了集文化体验与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消费新场景。
骑楼老街、东坡老码头、世纪公园、云洞图书馆、万绿园、会展工场、海口湾演艺中心、海南大学、南海音乐学院……2025海口艺术周的各场活动,如同一颗颗散落在各处的星星,共同点亮了城市的夜空。海口市旅文局副局长孙海吉介绍,今年的艺术周打破单一场馆限制,将艺术场景延伸至多处文化场所与热门打卡点,打造“处处是舞台、时时有艺术”的沉浸式体验,实现了全域覆盖、惠民便民。
10月7日晚,2025“夸下海口”草坪音乐会在万绿园奏响。记者 苏弼坤 摄
全民共享艺术盛宴
“既有孩子们喜欢的儿童剧演出,也有我们年轻人热捧的音乐会,还有老一辈钟爱的琼剧、黄梅戏和京剧,我们全家都乐享其中。”10月7日,在“夸下海口”草坪音乐会现场,市民邱全益说,艺术周期间,自己带着孩子和老人参与了多场活动,收获满满。
时间回到10月1日下午,海口东坡老码头沉浸式东坡文化生活街区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活动——2025海口艺术周系列活动之“戏韵自贸港·非遗焕新声”戏剧沙龙在这里上演。活动以京剧、琼剧、黄梅戏等经典剧目为媒介,融合海南本土非遗技艺,通过沉浸式互动体验,让市民游客在古今交融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时代脉搏。多种戏剧经典选段轮番登场,吸引各年龄段的观众观演。“一次能看好几种剧种,演员们的表演非常到位,很精彩。”家住海甸二西路的高阿姨早早来到了活动现场,演出时在台下看得入迷。
在脸谱绘制体验区,不少家长和孩子在专业老师指导下,一笔一画勾勒出各种戏剧角色,直观体会戏曲符号的象征意义。“希望通过戏剧沙龙活动,吸引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参与进来,感受戏剧魅力。”海口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张建雄说。
艺术周期间,多场童趣十足的活动为孩子们的假期增色不少。10月2日,艺术周系列活动之昌学“我绘家乡”主题漫画创作活动在龙华区龙桥镇昌学村举办。现场,40余名孩子散坐于大榕树下,在火山石墙的怀抱中,用手中画笔绘出古村景色,为村庄增添了鲜活的艺术气息。“假期来学漫画,孩子特别高兴,我们也觉得很有意义。”学员家长李少平说,“活动把课堂搬到古村,抬头就是百年榕树和火山石屋,还有工作人员介绍昌学村的历史文化,让孩子既能放松身心,又能增长见识。”
一场场高水准的演出活动受到不少年轻人的欢迎。“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国家级乐团的演出,票价惠民,超值!”10月8日晚,观看艺术周闭幕音乐会的市民熊志南意犹未尽,“希望未来还有更多高水准的演出来到海口,走进我们的生活。”
海口市旅文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海口还将持续擦亮艺术周品牌,用艺术点亮城市,让全市人民和八方游客在椰城享受“诗和远方”。
10月7日晚,锦色—2025非遗潮秀在骑楼老街启幕,身着立体剪纸图样服饰的模特在T台上走秀。 记者 苏弼坤 摄
记者手记
播撒艺术种子 绽放艺术之花
□记者 梁冰
10月8日,2025海口艺术周闭幕式举行,除部分受天气影响延期举办的活动,其余活动顺利结束。这场为期十余天的盛会,不仅仅是各地艺术家们的集会,更是一次城市文化的觉醒。当一场场艺术活动从剧院、景区、商场,开展到乡村里、榕树下,艺术的气息便已遍布椰城。
在骑楼老街,当身着立体剪纸图样服饰的模特从骑楼拱廊间缓缓走出,牡丹、龙凤等中国传统元素在轻盈的薄纱上若隐若现,椰林婆娑化作黎锦裙摆流转的曲线,人们感叹“原来非遗可以如此时尚”;在会展工场,剪刀与红纸的翻飞间,一件件非遗剪纸作品完成,小朋友们惊呼“好神奇”;在海口湾演艺中心,当融汇中西、贯穿古今的经典管乐演出奏响,孩子们用清澈纯真的嗓音唱响《万泉河水清又清》,音乐令人沉醉……
艺术周虽已落幕,但是我们相信,艺术周播撒的种子将在一场场甘霖中悄然生长,更多艺术之花将在城市绽放。正如一位市民所说:“以前觉得艺术离我们很远,现在才发现,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而这,或许就是海口艺术周举办的意义。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