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海口正以其坚定的文化自信、蓬勃的文化创造力和开放包容的城市胸怀,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海口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奋进的海口·海口的“十四五”⑬ | 海口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5-11-27 11:17

海口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文潮涌琼州 产业兴椰城

image.png

椰城潮涌,文韵生辉。“十四五”以来,海口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绘就了一幅文化事业繁荣、产业兴盛、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壮丽画卷。

当前,海口正以其坚定的文化自信、蓬勃的文化创造力和开放包容的城市胸怀,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1c9e6758847b1c1bd56cfa1193d4e1f2_523a3f722753c7064fbdab496d8bd0e3.jpg

原创歌舞诗《黎族家园》在海口湾演艺中心上演。

品牌文化活动惠民便民

“艺术家们的到来,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也培养了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近日,“自贸港文艺轻骑兵”书画交流活动走进海南省农垦中学,该校有关负责人如是说。活动现场,师生们或近距离观摩创作过程,或积极请教书画技巧与文化内涵,书画家们不仅耐心传授运笔方法与构图理念,还现场创作作品,传递家国情怀与艺术追求。“我们希望借助不同的活动形式,让文化惠及更多人群。”美兰区美术家协会主席云维英说。

文化事业的繁荣,根基在于普惠均等、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四五”以来,海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工程,着力打通“最后一公里”,让文化阳光普照椰城大地。

万春会、府城元宵换花节、冼夫人文化节、海口艺术周、琼剧与歌舞下乡、艺术巡游……“十四五”以来,海口多个品牌和系列文化活动吸引市民游客踊跃参与,将一场场高品质的文化盛宴送到市民身边,降低了艺术鉴赏的门槛。

在专业文化场馆,一场场高质量的演出、展览活动接连上演。骑楼老街、东坡老码头、世纪公园、云洞图书馆、万绿园、会展工场、海口湾演艺中心、海南大学、南海音乐学院……2025海口艺术周期间,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点亮了城市的夜空。“活动打造‘处处是舞台、时时有艺术’的沉浸式体验,实现了全域覆盖、惠民便民。”市旅文局副局长孙海吉说。

“十四五”以来,我市各级文化馆积极发挥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依托场馆资源优势,面向不同年龄段群众推出内容丰富的公益文化课程,以近乎“零门槛、全免费”的惠民形式,持续推动全民艺术普及工程,为群众提供高质量文化服务。

806f8b838490df0f32d457a030aee4af_c6b9e407d420571c8891f369c68d1658.jpg

府城元宵换花节民俗“装马匹”巡游活动在琼台福地举办。

文艺创作领域硕果盈枝

伴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蓬勃展开,省会城市海口在文艺创作领域繁花似锦、硕果盈枝。过去五年,海口文艺工作者深耕不辍、守正创新,文艺精品创作从“高原”向“高峰”奋力迈进,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兼具时代精神、海南特色与海口韵味的文艺精品不断诞生并走了出去。

11月1日,省演艺集团旗下海口市艺术团携原创歌舞诗《黎族家园》亮相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向世界展示海南文化的独特魅力,传递海南自贸港新时代的开放精神与人文力量。这是海口文艺界不断深耕厚植文化土壤、树立自贸港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出海的生动缩影。

“十四五”期间,由市艺术团创排的大型原创舞剧《锦绣家园》斩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最高奖项——圆梦奖“最佳剧目奖”,而后在多地演出,好评如潮。此外,为海口量身打造的原创舞台剧《地名里的海口》和歌舞剧《追寻》、歌曲《未曾离去》荣获海南省优秀精神产品奖(海南省“五个一”工程)奖。舞蹈《竹木生声》《咚铃伽》《高高的树上结槟榔》《快乐旋起来》在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获得“两金两银”的成绩。舞蹈《福寿赋》《撩妹儿》、歌曲《绿色的希望》分别荣获海南省“南海文艺奖”。正如市艺术团艺术总监蒙麓光所说:“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服务好广大人民群众,为繁荣发展海口的文化艺术事业贡献力量,是艺术团每一位文艺工作者的初心使命,也是我们创作演出的动力源泉。”

近年来,本土作家的海洋文学创作陆续“出海”。2025中国海洋文学年度榜单上,不乏本土作家的身影。作为国内有代表性的海洋文学作家,海南作家林森所著小说《岛》《心海图》等均被翻译成外文出版,让海外读者可以通过这些作品更多地了解中国海洋文化。

身处伟大时代,文艺创作也在回应着时代呼唤,一批批记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我们希望用艺术的方式记录海口的变化,让艺术创作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青年美术家尹林华说。

ccfce28493673e877915794456016466_87dc3a22c566b66e5f1ddd346e2b6697.jpg

2025海口艺术周启幕音乐会在海口湾演艺中心奏响。

文化产业发展迎来新机

“十四五”以来,海口充分利用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推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构建了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海口不断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推出了一批以文化为主题的精品旅游路线。今年6月,中央芭蕾舞团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海南驻场演出(第二轮)在海口举办。演出期间,“红色娘子军”号主题巴士与市民游客见面,该巴士串联海口、琼海两地文旅资源,以“演艺+红色IP+交通”跨界融合模式,在演出期间带乘客开启“跟着红色娘子军游海南”的沉浸式体验之旅。山东游客佟青璇在车上开心地说:“跟着演出游海口,让我对这座城市的历史有了更多了解。”

近年来,海口敏锐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积极布局数字文创、影视产业等新兴文化业态,依托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等平台,吸引了一批动漫游戏、网络视听、数字设计等领域的企业落户。

影视创作方面,海口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优惠扶持政策,成为影视剧拍摄的热门取景地,更带动了影视后期制作、影视人才培养等产业链落户布局与发展。当前,海口市公安题材影视基地正在加紧筹建中,将打造海南最大的影视道具租赁平台,进一步完善影视产业链。

“站在海南自贸港封关的历史节点,海口的文化产业将迎来更多机遇。”正如市旅文局有关负责人所说,“我们期待更多文艺之花在椰城绽放”。

image.png

海口海旅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守超:

海口速度与温度吸引更多项目落地

□记者 梁冰

“更多元的艺术形式在海南扎根、绽放,让本土演艺市场变得红火。”由海口海旅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精心策划的2025—2026海口湾演艺中心“四海共潮生”艺术季演出活动正在举办,多部精彩演出接连上演,搅热了海口的演艺市场。谈及过去五年的演出幕后工作,海口海旅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守超颇为感慨。

“十四五”以来,海口不断引进国内外高质量演出剧目,在项目的审批方面,张守超真切地感受到海口政务服务的速度和温度。“这五年,海口成了众多优质项目的选择之一,我们对接的项目相较以往显著增多,成功率也更高了,这得益于海口便捷高效的演出项目审批制度。”张守超说,不断优化和提速的演出项目审批制度,使得国际巡演档期与海口演出计划能够高效对接。海南自贸港封关在即,这将为海口演出市场带来更多机遇。

“我们将充分借助海南封关运作的政策东风,引进更多世界顶级剧目。让海口成为重磅演出登陆国内甚至亚太市场的重要门户,推动实现‘世界艺术汇聚海口’与‘海南创意走向世界’的双向奔赴。”张守超信心满满道。

efbe995174bcce5e2b7e2c80ddb5094d_25e928e17a3de78bfa62de9f91b9eadb.jpg

11月7日,中央芭蕾舞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海南驻场演出(第三轮)在海南省歌舞剧院上演。

记者手记

书写“诗与远方”共融共生新篇章

影视剧开机拍摄、国内外艺人纷至沓来、文化企业签约落地……11月的海口温暖如春,文化市场一派热闹景象。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大背景之下,文化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实践证明,文化早已变成了其发展的内生动力和精神标识。

“十四五”期间,海口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使命担当,将文化建设融入城市发展血脉,推动文化事业加速发展、文化产业破茧成蝶,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了深沉而持久的精神力量。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在一次次采访中,我真切地感受着海口的变化——演出场馆升级了、演唱会更密集了、公益文化课程内容更丰富了、艺术展览主题更多元了……海口正在成为饱满精神与独特灵魂的“诗意栖息地”,书写着诗与远方共融共生的新篇章。

回望“十四五”,海口的文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但前行的脚步从未停歇;展望未来,一个文化事业更加繁荣、文化产业更加强大、城市精神更加丰盈的“魅力海口”,将以其独特的风采,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壮丽征程中,书写下更加璀璨夺目的文化华章。

[来源:海口日报] [作者:梁冰/文 苏弼坤/图] [编辑:云梦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