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期间的海口,从海边图书馆到街角书屋,从书店到街区,市民游客以书为友,在阅读中度过了一个充满书香的假期,“书香过节”正逐渐成为新的社会风尚。
 
海口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满城书香 别样假期 海口市民游客“书香过节”成新风尚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5-10-09 10:59

海口市民游客“书香过节”成新风尚

满城书香 别样假期

ea1167fa8068ef425f8420a2b0e749bb_34aecce4abe0c379d2fe78c0a7a06ca9.jpg

10月7日,市民在龙湖海南海口天街的西西弗书店挑选书籍。记者 石中华 摄

“推窗见海,翻书闻香,在这座海边图书馆阅读,连时光都仿佛慢了下来。”10月7日,在海口云洞图书馆,游客王盼手捧散文集,目光不时从书页移向窗外碧波,享受着阅读与海景交融的惬意时光。与她一样,不少读者在这个假期选择与书为伴,在静谧中感受文字的魅力。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的海口,从海边图书馆到街角书屋,从书店到街区,市民游客以书为友,在阅读中度过了一个充满书香的假期,“书香过节”正逐渐成为新的社会风尚。 

书香浸润庆佳节 阅读传递爱国情

“看完国庆档电影《志愿军:浴血和平》意犹未尽,特意来图书馆‘充电’,深入了解那段热血历史。”10月6日,市民梁朝阳走进海口图书馆,翻开《血战长津湖》细细品读,在墨香中感悟抗美援朝精神,厚植爱国情怀。

记者走访发现,在全市各级图书馆、书店,读者或亲子共读,或静享独处,书香伴着咖啡香,构成假日里一幅幅温馨画卷。海口云洞图书馆等网红打卡地,更以独特的文化氛围吸引年轻人驻足,实现了社交体验与阅读空间的完美融合。

阅读不仅点亮精神世界,也成为家庭互动的重要方式。在龙湖海南海口天街的西西弗书店,市民邬善伊正与孩子共读《闪闪的红星》。“带孩子来书店过节,既能培养阅读兴趣,也让假期更有意义。”她说道。书店工作人员介绍,假日人流量明显增加,越来越多家长选择带孩子前来阅读,反映出过节方式正在悄然转变。

为营造节日阅读氛围,全市20余家新华书店设置了红色主题图书展台,推出国庆主题书单。海南新华书店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庆期间推荐反映国家发展历程的书籍,既满足读者需求,也是向祖国生日献礼。

各图书馆、书店还围绕国庆主题,组织了“声入人心诵经典,情系家国颂华章”朗读、“家国同庆,月满人间”知识竞答等线上线下活动,引导市民参与红色阅读,学习党史知识,弘扬爱国精神。

打造文化“栖息地” 阅读空间更智慧

遍布全市的智慧共享书屋、24小时城市书房、书香街区等特色阅读空间,在假期同样人气高涨,为市民提供了多样化、高品质的文化“栖息地”。

“出家门口,下电梯,扫码借书,十分钟内就能完成。”10月4日,家住龙华区玉沙小区的王淑怡在楼下的“新华小漫”智慧共享书屋轻松借到心仪图书。她表示,遇到台风天气时,宅家阅读也能成为“看世界”的窗口。

记者看到,这座智慧共享书屋如同一个带智能锁的“大书柜”,整齐陈列400余册纸质图书。市民通过手机支付押金即可借阅,5天内免费。目前,海口已建成超20座智慧书屋,以24小时无人值守和“借书+捐书”模式,让知识“流动起来”。

在海口骑楼老街书香街区,南洋风情与阅读文化深度融合,街心公园内的24小时智慧书屋吸引众多游客驻足。“孩子通过AR互动屏‘走进’《海南历史故事》,比课本更生动!”北京游客冯丹丹带孩子体验后赞不绝口。

此外,龙华区图书馆的24小时智慧书屋通过全智能书架实现自助借还;新华书店(海口太阳城店)作为全天候开放的文化空间,提供5千多种图书……这些“不打烊”的阅读场所,为市民打造了便捷舒适的阅读环境。

“书香海口”建设的持续深耕,正推动全民阅读从形式到内容的全面升级,成为一场全民参与、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文化嘉年华,不断满足椰城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来源:海口日报] [作者:周慧] [编辑:云梦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