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省电化教育馆正式启动全省“人工智能+教育”智慧课堂试点培育工作,并确定全省“人工智能+教育”智慧课堂教学试点培育名单,其中海口市共有28所学校入选。
在海口市五源河学校的书法课上,智能化设备可精准评估学生书写的笔锋。记者 石中华 摄
此次试点工作旨在通过为期三年的培育,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探索基于智能终端(平板电脑)的常态化、全流程智慧教学模式,构建数据驱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课堂。试点学校将重点开展学情分析、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智能评测、协作学习、综合素养评价等应用场景实践,全面提升教学精准性与育人质量。
海口市入选的28所学校覆盖了小学、初中、高中学段。其中包括海口市第一中学、海南华侨中学美丽沙分校、海口市长流中学、海口市龙泉中心小学、海口哈罗礼德学校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学校。其中,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海口市第四中学、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海口市五源河学校等11所学校被确定为国家平台应用研究项目核心校,这些学校将依托重点项目经费自主配置智能终端,在智慧课堂应用探索上发挥更深入的引领示范作用。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该局将组织试点学校教师参加省级智慧教学应用培训,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与教学创新能力,并通过组织交流研讨、观摩展示等活动,搭建平台促进校际经验共享与互学互鉴,积极探索智慧教育新路径、新样态,努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