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四川成都的四川雨润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内,海南(海口)农产品专销区一片繁忙。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将一袋袋来自海口的新鲜叶菜从货车上卸下。这些蔬菜从海口的田间地头,直接抵达成都市民的餐桌,印证了海口订单农业为热带特色农产品搭建起的稳固“出岛桥”。
近年来,海口依托热带资源禀赋与自贸港政策优势,以订单为纽带,逐步探索出“政府主导、科技支撑、品牌赋能”的多元化订单模式,成功打通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条,让热带特色农产品沿着市场脉络精准抵达消费者手中。
设点拓市:筑牢产销对接“桥头堡”
10月16日,秀英区东山镇光明村委会的菜地里,种植户许声桦的60余亩叶菜、丝瓜长势喜人。这些瓜菜已被纳入2026年湖北孝感首衡城的供货清单。“过去卖菜靠运气,今年跟着订单种,心里特别踏实。”许声桦的信心,源自海口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在岛外布局的销售“桥头堡”。
今年5月,海南(海口)农产品专销区在湖北孝感首衡城揭牌;9月,设在成都四川雨润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内的4个海南(海口)农产品专销区也相继投入运营,构建起辐射华中、西南的销售网络。
四川成都的四川雨润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内,海南(海口)农产品专销区一片繁忙景象。(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据了解,四川雨润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和湖北孝感首衡城是覆盖华中、西南及周边地区数亿人口的超级“菜篮子”。“9月我们刚与两地签订了6000吨海口冬季瓜果菜的供货订单。与以往的零散交易不同,海南(海口)农产品专销区搭建了商户与农户的直接对接通道,冬季瓜果菜收获后直接运到两地按市场价销售,实现‘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种什么’,农户再不用为销路发愁。”海口供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业务负责人吕书奋的一番话,道出了海口订单农业的鲜活实践。
该公司通过专区精准收集市场需求,再组织农户按标准种植,形成“种前有规划、种中有指导、种后有销路”的闭环。截至目前,该公司已与孝感、成都两地签订2026年海口瓜果菜订单6000吨,涵盖泡椒、豇豆、叶菜、荔枝等各类单品。
“初次合作时,两地市场就对海口农产品的品质赞不绝口。”吕书奋表示,供销社全程跟进订单进度,从种植指导到收购结算提供全程服务,改变了过去“种完等客来”的被动局面。这种模式不仅帮助农户规避市场波动风险,更通过稳定销路倒逼种植端提升品质。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