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创青春大赛(数字经济专项)在海口举办
借赛招商引才 筑梦“数智”未来

11月26日,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创青春大赛(数字经济专项)参赛选手在海口复兴城参观。 记者 康登淋 摄
项目路演秀成果、政策超市送干货、实地走访谋发展……11月24日至26日,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创青春大赛(数字经济专项)及系列活动在海口举办。本届大赛以“精准对接、全链赋能”为主线,吸引了全国5000多个青年创业项目参与,通过构建“政策超市+实地走访+招商洽谈”三维服务体系,助力创业项目与海南自贸港政策、资源深度融合,推动“以赛促创”落地见效。这场青春智慧与数字浪潮的激情碰撞,正成为海南“双招双引”的重要引擎,为自贸港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搭建平台 以赛聚智 激活创新动能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而青年则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在海口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百余名来自全国的青年企业家携项目齐聚,展开激烈角逐。
“MR化学实验室利用混合现实技术,构建虚实融合的实验环境,提升教学安全性与效率……”在11月26日的决赛现场,参赛选手、广州青鸿创意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庆嵘正在路演参赛项目《基于AIGC和3D引擎技术形成从算法到产品的“AI+ XR+行业”解决方案》。作为“00后”创业者,他将目光锁定数字经济,致力于为教育、文旅等领域提供“AI+ XR”技术支持。
当天,众多选手通过路演与答辩,展示出青年一代的前瞻视野与技术实力。本届大赛共有107组项目晋级半决赛,覆盖人工智能、数字贸易、深海装备等前沿领域。最终60个项目分获金、银、铜奖,40个项目获优秀奖,其中5个优质项目计划落地海口。
比赛期间,团市委同步打造“双招双引”政策超市,设置政策解读、园区展示、金融服务等专区,邀请专家现场提供“一对一”咨询。“海南自贸港封关在即,税收政策对我们这类创新型小微企业非常有利。”参赛选手、珂愈康科技有限公司代表吴戈表示,政策超市把“分散找”变成“集中选”,送来了实实在在的“政策礼包”。
团市委青年发展部部长邓璐璐表示:“大赛致力于打造集竞技、展示、对接、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吸引更多数字经济青年人才扎根海南,为高标准建设海南自贸港注入青春动能。”
走进现场 亲身体验 共享发展机遇
海南自贸港封关在即,究竟是什么吸引着众多项目落地?11月26日,数十组参赛选手走进海口新海港和南港“二线口岸”(货运)集中查验场、cdf海口国际免税城及重点产业园区,实地探访政策红利与发展环境。
多线路分流、预约引导、智能风控……在新海港和南港“二线口岸”(货运)集中查验场,选手们被高效运转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系统所吸引。作为全国唯一集约共享的货车集中查验场,这里实施“一人一码、一企一账、一物一链”等智能风控体系,实现从申报到放行的全流程数字化,令选手直观感受到自贸港的蓬勃脉动。
随后,选手们走进位于海口复兴城的海南邓白氏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了解数据“出海”的实践路径。“从注册到产品开发,我们受益于自贸港开放包容的政策环境和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该企业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该公司已为超24万家香港企业提供数据处理服务,通过邓白氏编码®为超15万家企业发放进入全球市场的“护照”。
“从赛场走向产业园区和创业基地,我们感受到创业项目与自贸港的‘双向奔赴’。”参赛选手、山东鲁艺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高天健表示,希望借助海南的窗口优势,推动数字与文化创意“走出去”。
“本次赛事首次落地海口,既是对海口营商环境与产业基础的认可,更送来了链接全国优质项目、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黄金契机’。”团市委书记李洋表示,今后将持续跟进服务签约项目,推动更多优质项目扎根,助力海口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让青年创新力量与自贸港建设同频共振。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