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海南一座古老的城镇。明洪武年初,琼州设府统领全岛,府治设于此,城名由此而来。民国期间改称琼城;建国后,琼城、府城、红城等交替更换,直至1979年3月才复称府城至今,它是琼山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地域。
琼州府城池的城墙,从宋、元朝开始有所创置,至明清两代历经风雨,多次修建,石土结合,城池周长1253丈,高2.7丈,厚2.8丈,雉堞1843个,库铺57间,开东、南、西三个城门,城门上各置门楼一座,北无城门则建望海楼一座。南筑长堤,引南渡江支流为濠,四周构筑护城河。后又在城西门外增筑土墙380丈,作为子城。城池内地形呈北高南低之势,依地势和城墙,街道布局以东西向的今文庄路、忠介路为主线,其余路巷多在南部辅开,逐步形成“七井八巷十三街”纵横交错的城镇交通网络。也就是这些出名的街坊小巷纵横交错,为我们留下了昔日沧桑的历史足迹。1994年一月府城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府城的“七井八巷十三街”的素称源于何时,已难查实,但它确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名字,它体现了昔日古城人口集中,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市肆兴旺的繁华景象。它是古城历史的印证,社会进步的记录。我们踏访了一些地方,询问了一些老者,采写了一些传说和故事,给后人留下一些历史鳞爪。为了避免文字的重复,以倒叙式记述“七井八巷十三街”的来龙去脉。
府城韵味
十三街
两边有房屋的、比较宽阔的道路,就叫做街。府城的街宽狭不一,有些象街,有些不象街,但自古至今,人们都是这样称呼,于是就传下来了。
东门街。是明代通向东城门朝阳门(也称永泰门、体仁门)的咽喉要道。现总长350米,宽6米,早期是泥沙路,两旁少有住户。后来周边人口增多了,形成集市,车来轿往,甚为热闹,称为东门里,而路名也沿此称。后改为水泥路面。街的最东端就是遗存的东城门,西接府前街。前年某单位出于好意,为保护古迹,出资修复了古城门,并嵌上一块石碑,名曰“唐代府城东门遗址”。唐时,琼州也好琼山也好,治所都不在此处,东城门实际上是明代才扩建开避到此的,说它是唐代遗址是不符合史实的。
府前街。明时建,今琼山区政府招待所至琼山中学一带,是琼州府衙、府学宫所在地,府署门前大街就称为府前街。清沿明制,治所不变,府衙改为道台衙,府前街也改称道前大街。1925年府城扩建古道时,将此街命名为文庄路,以纪念琼山著名先贤、明代理学名臣、文渊阁大学士丘濬(谥号文庄)。1967年改称新华路,1983年复称文庄路。此前街道狭小,宽仅6米,两旁多为土木结构的低层建筑,以简陋店铺和居民点为主。1984年底至1985年上半年拆房扩道,加宽至24米,长650米,铺设混凝土路面,种树绿化。后逐年整治和改造,成为府城的主要街道之一。
南门街,明代建。北起文庄路,南到鼓楼及至南城门,长260米,宽2.5米,明时是通向城南靖南门的主要街道,故称南门街。后因道从鼓楼石拱门下通过,人们顺其自然而改称鼓楼街。路面原为石板铺设,后被改成水泥混凝土把原有的青石板压在地下,就成为如今的路面。两旁多为民居,少有店铺。现已破损不堪。人们期望鼓楼恢复原貌,再观“海南壮观”、“奇甸文明”的好景象。街的前面原来有一座解元石牌坊,系明嘉靖四十年(1527)广东提刑按察使江克章为辛酉科举人张世衡所立。(举人当中第一位为解元)。解元石牌坊高7.83米,坐北向南,文革中被拆毁。街正中有座文明楼,又称谯楼、鼓楼。鼓楼下有个拱门,建于元代,时称谯楼。从现存的阴刻“重建鼓楼记” 石碑碑文看,“明洪武年间卫使于友创建”,即洪武五年(1372乙亥)重建,改称鼓楼,为三重檐yan楼阁。成化十七年(1481)“卫指挥李泰”增砌台基,楼内置铜壶滴漏以计时间(广州北京路拱北楼清末也有元代铜壶刻漏计时器)。至雍正十一年(1733)太守宗恩重建时,称文明楼。鼓搂三毁三建,最后一次是吴典(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进士、翰林院编修)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带头捐资重建,改为一层楼阁,单檐歇山顶。1986年9月17日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鼓楼古时具有巡更、报警、报时之用。也是文人墨客登高望远,凭今吊古,以文会友的绝妙去处。现已破损不堪。人们期望鼓楼恢复原貌,再观“海南壮观”、“奇甸文明”的好景象。南门街内还有座“三圣宫”,据清进士郑锡熊在嘉庆年间撰文敬书的“姓名流芳石碑”记载,自明以来已有之。南门街古时是府城繁华热闹的商贸之一,这得益于南门街是进入府城的通道。由于南门街地势较低,加上商贸的需要,所以,水井也是府城密集度最大的。不但有公用水井,也有私家水井,而且多集中在南门下街,据初步统计,仅是南门下街就有八口水井。除了柴行街口处、菜园子、现供销社后面有水井之外,张家的后面,黄、王家旁边,张、郭宅中都有水井。直到今天还存有五口水井。靖南门何时被拆,没见记载,有人在70年代爬上土城墙上玩耍还见有几门铁质土炮。
七井之一
古城闹春
府城民居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