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选泥
自幼和母亲学习烧陶
老人居住的村子离昌江县城不远,村子就在县城所在的镇上——石碌镇,村子的名称叫作保突村,至于村名的来历,问了许多村民,我们都无法知道确切的含义。
走进村子,鸡犬相闻,孩童嬉戏。间或耕牛走过,脖下挂着的牛铃叮当作响。在几位孩童引路之下,我们来到阿婆羊拜亮家中……
老人的家地处村子一隅,院外是一菜园,菜园外便是田野。就在田野中的木棉树下,一位身材弱小的老人正在树下捡木棉花,老人娇小的身材在粗大的木棉树和空旷的田野中显得微不足道,但老人藏青色的衣服和火红的木棉花相映成趣。
在我们视野中的老人,就是羊拜亮,得知我们来拜访老人,老人的曾孙女赶紧跑到田野之中,把老人叫了回来。
老人光着脚走回家中,对于访者并不陌生,一边微笑着,一边指示旁边的曾孙女给我们倒水。我们一边欣赏赞叹着院子里未烧制好的坛坛罐罐,一边去探访老人背后的故事。

2、捣泥
保突村:制陶技艺传女不传男
羊拜亮的婆家和娘家都在这个村里,村子虽然不大,也有百来户人家,在羊拜亮的记忆里,在母亲一辈的妇女中个个都会烧制陶器。制陶,是保突村女人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艺,就好比女孩看孩子、做饭一样,也就是在这种影响下,羊拜亮从13岁就开始和母亲学习制陶,因为在这个地区,制陶有着传女不传男的说法,羊拜亮早早地接受了这一技艺。
保突村四周高山林立,田地很少,挖土烧陶,成为保突村妇女养家糊口的特有方式。每逢有闲空时间,村里的妇女便去田地里挖土烧陶,烧制出来各种陶器之后,便挑到附近的村子换取稻谷。
在众多的烧陶妇女之中,羊拜亮的母亲是技艺最为精湛的一个,她制作出来的陶器样式好看,经久耐用。聪明、伶俐、懂事、能吃苦耐劳,这是羊拜亮在全村人心中的印象,而正是因为这些,也成就了羊拜亮的婚姻,才嫁给了老伴王阿度。
(编辑:谢军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