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琼台俊杰
海南第一位尚书郎 革弊廉吏——薛远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林冠群 时间:2010-09-14 12:09:16 星期二

海口府城薛村,薛远故居旁残旧的“鱼跃龙门”牌匾。

海口府城薛村,传说中的薛远墓。

薛远画像

  

  薛远,原籍安徽无为州(今称无为县)人。他的祖父薛祥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手下的开国功臣之一,曾任工部尚书、北平布政使等要职。在北平任职期间,因被叛臣胡惟庸陷害,贬为嘉兴知府。胡惟庸伏诛后,复为工部尚书。第二年却又因他罪牵连被廷杖致死。因薛祥为官清正廉能,曾多次在朱元璋的严刑峻法之下为备受冤屈的无辜官员、百姓辩白解冤,挽回性命,所以对于他的死,“天下哀之”,多为他抱不平。

  按明朝的律法,薛祥死后,他的四个儿子均被放逐到海南琼山戍边,成为永系军籍的“所人”(明代戍守边疆者为职业军人,犯罪的大臣等,其家属往往被放逐到边地的卫所充当守军)。薛远的父亲为薛能,而薛能的其余三兄弟却无从考查。

  出使交趾 治黄河水患

  薛远出生在海南,但究竟生在琼山还是儋州,却又有疑问。因为《民国儋县志》亦有关于他的记载,把他列为儋州籍“薛官都”人,并称他曾就读于儋州宜伦学校,于明正统七年壬戌(1442年)中进士。(见《民国儋县志》中的选举志、人物志)而《民国琼山县志·选举志》却无此记录,说明薛远确由儋州考中进士。且《康熙琼山县志》、《乾隆琼山县志》的“人物志”中都没有关于他的记载,并没有把他计入琼山人物之列。因史料阙如,无从断定。

  薛远出生于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二十八岁时考中进士,初任户部主事,后晋升郎中。其时,明英宗朱祁镇因为听信宦官王振的蛊惑,亲率大军征讨西北胡人瓦剌部,被其首领也先团团围困于土木堡,导致全军覆没,成了也先的俘虏。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土木堡之役”。

  明英宗因为“溺于宦竖”,由皇帝沦为胡人的阶下囚之后,他的皇弟朱祁钰在兵部尚书于谦等朝官的拥戴下即帝位成了景泰帝。但不久之后,英宗又被也先礼送还朝,当了“太上皇”,而他对于自己蒙难其间,弟弟擅自夺权称帝的做法非常不满,常怀复辟之志。这一动向使朝臣之间形成两派,其中支持英宗复辟的就称为“迎复”派。薛远就属于这一派。所以距他的年代不远的《正德琼台志》称他“以迎复功,擢本部侍郎,升尚书”。但这是极其省略的“史笔”,事实上,薛远由正五品的郎中高升为正二品的户部尚书,这其间尚有一个过程。

  英宗复辟称帝后,将患病的朱祁钰废为郕王,改年号为天顺。天顺元年(1457年),据有的史料称,薛远奉命出使交趾(现越南一带),这时期的交趾并不甘心臣服于明王朝,经常搞点小动作,并发兵攻打他的邻国占城等地,给明王朝出难题。所以薛远的这次“外交使命”想来不会很轻松,也因为如此,他回国后,由正五品的户部郎中晋升为正三品的户部侍郎,如果在出使安南的外事活动中没有出色的表现,这是办不到的。

  这户部侍郎已经是相当荣显的职位,就在当时的琼籍官员中已算是首届一指了。不久,又由户部侍郎改任工部侍郎。这一改却是因为治理黄河的大事。天顺五年秋七月,据《明史·河渠志》载:“河决汴梁土城,又决砖城,城中水丈余,坏官民舍过半。周王府宫人及及诸守土官皆乘舟筏以避。军民溺死无算。襄城亦决县城。命工部侍郎薛远往视。恤灾户,蠲田租,公廨民居以次修理。明年,开祥符曹家溜,河势稍平。”汴梁即今开封,当时位于黄河边上,经常因黄河泛滥闹水灾,但这一次却是空前的灾难,当此之际,薛远临危受命,可见皇上及朝中大臣们对他的倚重。

  事后,薛远回到京都,始升任户部尚书。他能处理各种繁杂事务、随机应变的能力(史称“善处烦剧而通变就事”)大概也于此时得到朝野上下的公认。

(编辑:谢军辉)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