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返乡发展革命党
抽老虎屁股抽出了“尖刀排”
1914年,22岁的张云逸以优异的成绩从广东陆军速成学校毕业,被派到统治海南岛的龙济光军阀部队中就职。“张云逸那次赴任是身负革命党给予的秘密任务。”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党史编审处处长赖永生说。
龙济光是袁世凯的亲信,当时这支部队有令:反对袁世凯,格杀勿论。龙济光为了对部队严密控制,对革命党人严加防范。革命党一直想派人打入这支部队的内部,身为革命党人的张云逸能接到这样的任命,是一次大好机会。于是,张云逸就背负着秘密发展会党进行革命活动,做龙济光部队内部一颗有威力的“定时炸弹”的任务,回到了海南。
当时张云逸被任命为排长,接管的是一支军纪涣散的队伍。队伍里有不得已扛枪吃粮的穷苦人,有被强行抓来的壮丁,还有游手好闲的兵痞。看到自己带的兵这样懒散,张云逸立即开始整顿。但是,这些士兵中有两个颇有“背景”的人,一个是龙济光的外甥,一个是龙济光的小舅子。他们平日里在部队横行惯了,自然不把刚来的“张排长”放在眼里。
为了整顿军纪,张云逸在操练中训斥了龙济光的外甥,用皮带抽打了龙济光的小舅子。第二天怀恨不已的两人跑到龙济光家里告状去了。但张云逸并未因此受罚。时间一天天过去,张云逸带的这个排,在严格操练下已变得军纪严明,成为全营尖刀排。两个月后,龙济光到营盘视察部队,张云逸带的“尖刀排”表现出色,赢得了龙济光的赞赏,张云逸被升任为连长。(《张云逸大将》于波著)
在海南期间,张云逸秘密履行革命党的任务。他与其他同志一起,在营盘里秘密发展了80多名“三合会”成员,秘密策划推翻袁世凯反动统治的活动。1915年护国运动爆发后,张云逸响应孙中山的号召,积极参加讨袁斗争。1921年,张云逸被调离海南岛,进入粤军总司令陈炯明部任营长。
1927年:受党委派琼崖补缺
海口上演“虎口脱险”
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对中国共产党亮出了屠刀。在白色恐怖中,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25师参谋长的张云逸(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支持和掩护25师政治部主任李硕勋和73团团长周士第率部参加南昌起义。而张云逸本人则根据党的指示,继续留在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张发奎的部队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南昌起义后,张云逸随张发奎到了广州。
属于粤系军阀的张发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盘,和桂系军阀一直都有磨擦。1927年11月,张发奎派张云逸到海南招兵,准备成立部队驻守琼崖,接替黄镇球任琼崖绥靖司令。“那时,中国共产党正愁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海南岛上没有一个握有重权的共产党人,张发奎对张云逸的任命真是一个意外的喜讯。”赖永生说。
但是,张云逸此次海南之行,却险些落入虎口。“伯父到海口的那天,差点被已经投奔桂系的叛军抓住,是我父亲和堂叔张运昂悄悄通知并帮助他上了另一艘船,这才脱险。”张云逸的堂侄张从让讲述了他从父亲张运榜那里听说的故事。
张发奎的任命下达后,张云逸带着800人的部队分乘两艘轮船从广州开赴海口。但此时海口驻军黄镇球部的副团长叶肇已被桂系军阀收买,要抓捕隶属粤系军阀的张云逸及其部队。张云逸的先头部队在海口一上岸,就被叛军全部缴械。
那天,叛军在海口的秀英港到钟楼一带密布岗哨,对上岸、出海的人进行严查,声称一定要抓住张云逸。“伯父以前跟着张发奎曾多次来海南,很多人都认识他。我父亲张运榜那时在海口一家文昌人开办的汇文书局里当主管。那天他正在做事时,书局老板陈炳祥(我家表叔)突然悄悄告诉他,军队要抓张云逸,已经在码头戒严了。”张从让回忆说。
张运榜赶紧找张运昂商量营救办法。张运昂当时在海口泰昌隆旅店做“接水”工作,就是到秀英港外的大船上接送来往旅店的客人。因为跑多了,码头上的军警都认识他,他的船进出码头一般不会受到阻拦。张运榜给了张运昂30块光洋,叫他租一艘船出码头通知张云逸海口的情况。
而此时呆在船上的张云逸也生疑了,部队都快接完了,还没看到接船的高级军官到来。他站在甲板上向海口方向张望。张运昂的船顺利通过军警的关口,出海来到张云逸乘坐的船附近。他看到张云逸后立即脱下衣服挥动着。张云逸看到后,下到张运昂的船上与他见面。张运昂把海口的险情说了一遍,并立即让张云逸换了衣服,把他送上另一艘开往北海的轮船。张云逸脱险后辗转去到上海,与党中央取得了联系。同年12月,张云逸根据组织指示回到广东,参加了广州起义。
张从让说:“伯父海口脱险后,一直将本家兄弟的救命之恩放在心上。解放后他重返海南时,就特地约我父亲到招待所见面,当面致谢。他回到上僚村后,得知堂叔张运昂已去世,便到他家去慰问家属,还送了慰问金。”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