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清末宣统元年,风雨飘摇,全国各地,乱象丛生。这一年,19岁的徐天柄便与比自己小2岁的堂弟徐成章等人,在家乡演丰秘密成立了“励志社”,他们以研究学术,互助互励为名,暗中聚集力量,准备起事反抗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不久,徐天柄、徐成章和梁秉枢等人,以“励志社”成员的身份加入同盟会。
“为了唤醒民众,拯救中华,徐天柄、徐成章他们奔走呼号,宣传革命,高擎反清大旗,继续进行革命活动。”原琼山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王万江说。
1914年,徐天柄、徐成章、吴佩云等人响应孙中山的号召,在演丰墟附近的白石溪,也就是昌城村的前面,设立了讨袁(世凯)总机关,公开反袁。
1917年,徐天柄考入江西南昌军校,1919年冬毕业返琼。此时的徐天柄,已经成长为一位具备军事素养的革命活动者,参加了粤军义勇军第五路司令陈继虞领导的民军,与驻琼军阀李根源对峙,直到对方败走。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思想通过报刊杂志,在琼崖广泛传播。1921年,徐天柄和徐成章一起创办了《琼崖旬刊》,传播新文化、新思想,介绍国内外革命斗争形势。
1922年,徐天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琼崖最早的一批党员。不久,他离琼赴穗,在孙中山领导的东征军中任步兵第二旅参谋长。
新加坡被捕广州殉难
“你们应该联合工人阶级(尤其是侨工),赶快团结起来,领导你们的友军、青年革命军人、革命的智识阶层,和能革命的小商人,共加奋勇,以与你们的共同劲敌,拼个你死我活,才有出头的日子,才能过有工做有饭吃的生活。这样,始够配称真正的革命英勇!”
1925年3月15日,时任《新琼崖评论》编辑主任的徐天柄,在该刊第二十六期上发表《勇敢的琼崖农民》一文,字里行间充满激情,叫人至今读来,犹觉热血沸腾。
此后,徐天柄担任过黄埔军校第一期特别官佐等职。1926年下半年,徐天柄受中共中央派遣,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9年,受中共中央派遣,徐天柄化名“吴青”(一说“吴清”),到新加坡组建中共南洋临时委员会,任书记,领导马来亚、泰国、新加坡、印尼、越南等国的中共组织。1930年5月,徐天炳当选为马来亚共产党中央书记。
“由于天柄在东南亚的活动非常活跃,引起了英国殖民当局的嫉恨,于是将他抓起,然后遣返回国。”徐天志对记者说。
(编辑:谢军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