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古人之大成
“集古人之大成,开自家面目。”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国强高度评价年近三载的敦煌壁画研习之旅对于张大千艺坛成就的积极塑造作用。通过研究和临摹古代壁画,张大千的画艺得以融入北魏隋唐的精力高古之风,为其日后发展出气象恢弘、格局深邃的艺术风格提供可能。
1941年,张大千首次来到敦煌临摹壁画。“临摹时,助手们先把透明的蜡纸覆盖在壁画上,照影勾摹,再将勾摹好的画稿用复写方法拓于画框上的白布,然后经弟子上色,由张大千用墨勾描出线条并最后完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大千研究首席专家李永翘介绍道,1943年5月在完成莫高窟壁画临摹后,张大千又来到榆林窟进行观摩。当年6月,阔别家乡近3年的张大千完成276幅临摹壁画踏上归途。
敦煌之行归来的张大千迎来了艺术生涯的巅峰状态。饱受千年敦煌壁画的熏陶,张大千的画风开始为之一变,此后他的作品除在皴法、设色上依旧存有石涛的风格外,创作手法变得丰富多彩,用笔圆润、简洁,设色明快、清丽。
本次艺术展展出《南无观世音菩萨像》作为张大千这一时期临摹壁画的代表,较好地体现其画风的改变。画中的观世音以男性身份出现,体态丰腴健美;脸型丰圆,弯眉细眼,棱鼻厚唇,唇边胡须呈蝌蚪式;头有圆光,配饰有项圈、璎珞、臂钏、流苏、双脚赤足分别踏在双色莲花座上。
“整幅作品通体线条流畅自然,设色鲜艳明快。”西冷印社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主任叶子说,气势宏大,笔力深邃,形象丰满而富态,色彩绚丽,格调堂皇,在充分彰显唐画特色之余,也足见大千先生明丽雅致的画风。
(编辑:王艺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