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最新推荐
“天下之子皆公子” 述说海瑞传奇故事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陈耿 时间:2014-01-13 08:55:57 星期一

  光绪三十二年《海氏族谱》,其中一内页记载了海瑞堂兄海瑜的儿子海坤过继到海瑞名下。 陈耿 摄

 

 淳安海瑞祠。 林萌 摄

  海南师范大学收藏的海氏族谱。

  海行新的儿媳妇读过书,与公公一起查看族谱里是否有“海述祖”其人。

  海瑞的3个儿子都先后夭折,并无嫡传子嗣。

  按封建宗族社会的惯例,海氏内部进行了“过继”,奇怪的是前两次过继到海瑞名下的宗亲,也先后乏嗣,直到第三次才承传至今,其“后代”在今海口市美兰区灵山镇拾桂村。

  《虞初新志》中有篇笔记体小说《海天行》,称海瑞的“孙子”在明末清初是航海家,从事海上贸易,富甲一方,颇具传奇色彩。

  “君子之守,子孙之昌。”韩愈《幽兰操》中这两句预言式的诗语,并没有在海瑞或其“后人”身上得到证实。

  海瑞先后生了三男三女,但儿子们都夭折,在封建社会,这等于“无后”。即使家族内出于为延续海瑞香火的目的,将族中子弟过继给他,也是一波三折。

  不幸家门

  海瑞最先娶妻许氏,生了两个女儿,长女嫁给南昌莲塘人士张筠,次女嫁给知县林某的儿子林岳。不知何故,许氏后来被海瑞休出家门。

  此后,海瑞又娶了王氏,1556年生了第一个儿子海中砥,两年后又生了次子海中亮。但这两个儿子,都在1566年海瑞因骂嘉靖而下诏狱后,相继病故。

  王氏还给海瑞生了一个女儿,这个女儿嫁给了家在南渡江东岸、品学兼优的郡学生周维诚。周维诚在母亲去世时,家里来了一伙强盗,大肆掳掠之余,还要开棺探取陪葬品。周维诚以身护棺,结果惨遭杀害。

  海瑞后来又纳了两名侍妾,韩氏和丘氏。

  丘氏是丘濬的曾孙女,她给海瑞生了第三个儿子海中期,但这个儿子年仅3岁就夭亡了。

  1568年七月,一周之内,海瑞先后失去了两位妻妾。七月十五日,侍妾韩氏去世;二十四日,妻子王氏辞世。

  王氏死后,海瑞又讨了潘氏为妾,但他们生活在一起不到一个月,潘氏就被休掉了。

  很多政敌对海瑞的家事幸灾乐祸,甚至胡编乱造,加以诋毁。如提学御史房寰就说:“此老大概好异,作事多不近人情,居家九娶而易其妻,无故而缢其女,是皆异常之事。”

  海瑞的家庭悲剧,后世有专家认为是婆媳关系极度紧张造成的,因为海母谢氏自28岁守寡,一个人分担父母两个角色,性情刚烈,言行严厉,这个婆婆应该不易相处;而且母子一直同寝,哪怕是在海瑞结婚之后,这恐怕是当媳妇的所无法忍受的。

  即使如此,海瑞的私生活也不至于像房寰说的“居家九娶而易其妻,无故而缢其女”,那是恶意的“抹黑”。

  三番过继

  海中期夭折后,海瑞已年过7旬,在他再次出山之前,按照当时当地的成法,家族内部计划将其堂弟海玥的次子海中适过继给海瑞。梁云龙的《海忠介公行状》,也是这样推断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据文史专家蒋星煜分析,海瑞生前并未立嗣,主要是因为他性情矫激,对晚辈要求过于严格,亲属们对他都敬而远之;海瑞一病垂危时,朝廷也希望能尽快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海瑞清贫一世,没有什么财产可以继承,族人兴趣不大。

  那么,海瑞的承嗣问题后来如何解决呢?海南现可找到两个版本的《海氏族谱》:一在海口甲子镇天塘村海实刚手上,是上世纪70年代钢笔手写油印的;一为海口灵山镇拾桂村海行新所执,先后在道光二十五年和光绪三十二年续修,毛笔誊写,年代久远。拾桂村的《海氏族谱》,对海瑞身后的过继事宜,记述得比较具体,且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海瑞的子嗣,首先由伯父海浩的孙子、海瑜的儿子海坤承继,海坤生海惟忠,但海惟忠乏嗣。

  海惟忠乏嗣后,由海启科(海瑞堂兄海瑚之孙、海中虚长子)的次子海思贤承继。只是,海思贤也乏嗣。

  海思贤无后,胞兄海思圣的三子海起晏过继给他,海起晏生海纯之,海纯之生海恩荣、海恩宠,海恩荣生海清,海恩宠生海沅和海浚,海清生海见龙、海见蛟、海见鹏和海见鲲。

  此后,海瑞“后人”又以“琼、光、安、尚、充、对、大、行、再、宇”的排序起名,现在的“宇”字辈,是海答儿的二十三世孙,从海瑞算起则是第十九世。

  三番过继之后,海瑞的香火得以延续到了今日,虽说不是他嫡出的后代,却或许多少能抚慰先贤在天之灵。

  正如清代道光十四年(1834年)海口(当时属琼山县管辖)举人李向桐,应海氏族人之请撰写的《海氏族谱序》:“噫!谁谓公无子?天下之子皆公子。况忝属同里,沐公之教,霑公之惠,岂可漠然如秦人视越人之肥脊哉?”海瑞精神对后世的影响是广泛和久远的,天下的读书人,如以他为楷模,严于律己,洁身自爱,也就像是海瑞的孩子了。

  传奇故事

  清初学者、文学家钮琇写了篇笔记体小说《海天行》,后来收录到自己的集子《觚剩续编》中。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涉及海瑞的“孙子”。

  “海忠介公之孙述祖,倜傥负奇气,适逢中原多故,遂不屑事举子业,慨焉有乘桴之想。斥其千金家产,治一大舶,其舶首尾长二十八丈以象宿,房分六十四口以象卦,篷张二十四叶以象气,桅高二十五丈曰擎天柱。上为二斗以象日月,治之三年乃成,自谓独出奇制,以此乘长风,破万里浪,无难也。濒海贾客三十八人,赁其舟载货,互市海外诸国,以述祖主之。”

  文中写到海瑞的孙子名叫“海述祖”,琼州《海氏族谱》中并无此名。海述祖无心科考,却热心航海,以家产换千金,用3年时间造了一艘大船,乘风破浪,安然无恙。沿海地区的38位大商人,长期租赁海述祖的大船,到海外各国从事贸易,并请他当船长。

  崇祯壬午(1642年)二月,海述祖等人扬帆出洋,行至天色变黑,忽然飓风大

  作,雪一般的浪花直冲上天,但见蛟类、螭类腾绕在大船左右,舵师大惊失色,随风飘到一个地方。不久云开风定,远远望见六七个官人高冠大带,拱立水边,旁边有侍从百人,容貌极其丑怪,都是鱼鳞银甲,拿着巨螯一样的剑,背着长须一样的戟。

  船忽然到达岸边,那些官人高高兴兴地跳上来,环视一番,说是可以用,便问船主是谁。海述祖不解对方来意,急忙应声说是自己的。

  于是,来人带海述祖一同走进龙宫,入见龙王。原来,龙王要向天庭运送贡物,之前定好的两艘船迟迟未到,恰好海述祖的船自己过来,规格符合浑仪,便想借用一下。

  海述祖也想上天走一趟,但对方说:你是浊世凡人,去了恐犯天令,不可。其中有一官人却让他报上出生年月日时来,述祖急忙书写递上。那位官人说:“此人命有天禄,且系忠直之裔。姑许之。”

  按钮琇的描述,海述祖此行可是大开眼界,中途石壁千仞,截流而立,其上金书“天人河海分界”六个大字。进入天庭,“足之所履,皆软金地,间以瑶石,嵌成异彩。仰视琼阙璿堂,绛楼碧阁,俱在飘渺之中,若近若远,不可测量。”

  用过赐宴,众人登船,海述祖假寐片时,恍忽不知几千万里,已回到原处。龙王放出原先所扣押的货物与同行的38名商贾,下令道:“述祖之舟,曾入天界,不可复归人寰,众伴在池,宜令一见。”于是,38人全部化为鱼,只有头没有变,述祖大大伤恸。海述祖因为借船之故,幸免一死,龙王赐他白黑珠一囊,作为造船的补偿,待到有福建商船经过时,用小艇送去搭乘,返回琼山老家。

  这年十二月,家人早闻海述祖翻船的消息,正在准备办丧事,一见述祖,喜出望外。海述祖没有细说原委,只说狂风刮坏了船,他抱着擎天柱漂流海上,最后才遇救。第二年,海述祖前往广州,卖掉囊中珍珠,大发其财,买田养老。

  康熙丙子(1696年),广东名僧方趾麟亲访海述祖,听到了他在海上的全部经过。当时海述祖已96岁,但看起来只有50岁。

  这个传奇故事非常怪异,要说是假的吧,文中的时间和人名却言之凿凿,又不像完全虚构。

(编辑:李琳)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