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古村老街
船型屋与金字屋:

蕴含在竹架砖石中的传承与融合

来源: 南岛晚报 作者:贺立樊 时间:2014-12-03 16:12:21 星期三

船型屋  贺立樊 摄

 

 

金字屋  贺立樊 摄

 

 

金字屋的内部  贺立樊 摄

 

 

黎族老太太在船型屋内做饭 贺立樊 摄

 

  在我省中南部的黎族聚居区域内,仔细观察,可以看到一些形似倒扣船体的房屋。屋顶呈圆拱形,主要由茅草铺就而成,房檐几乎垂到地上,这种建筑便是黎族同胞世代传承的船型屋,也是黎族的独特发明。同样在黎族的聚集地内,还可以见到另一种结构不同的建筑,金字尖顶配上较高的屋檐,较多的室内房间和搭配的院落,却还是能找得到竹制和茅草结构。金字屋和船型屋都是黎族的独特建筑,看似截然不同,却在竹架和砖石之间,依稀看得见传承与融合。

  黄泥茅草的屋子 昏暗清香的回忆

  “以前在路边就可以见到很多船型屋,大大小小,有些修得很壮观,正面的屋檐高高翘起,真像一个巨大的船头。”沿着蜿蜒曲折的海榆中线,山区凉爽的风打乱了黎族青年小陈额前的头发。到达五指山市区后,进入去往南圣镇的岔路,往水满乡方向,沿途经过什兰村。“以前村子里有一些类似船型屋的建筑,小时候只要经过这里,父亲总会对我说,这是我们黎族人永远的家。”小陈说道。

  在海南省的中部黎族聚居区域,流行着一种外形酷似船篷的建筑,被称为船型屋。这是一种极富黎族特色的传统住宅,也是黎族最古老的居屋,其外形像船篷,有高架船型屋与低架船型屋之分,从远处看,犹如一艘倒扣的船。

  在保亭槟榔谷景区内,有许多造型完好的船型屋,八十多岁的润方言黎锦技艺传承人符玉香老人喜欢在这里织锦。不单是她,其他的黎锦技艺传承人都保留着这样的习惯。“小的时候都住在船型屋里,屋子内部通透,那时母亲只要做饭,满屋子都是香味,长大后,女人们喜欢在屋檐下做手工。现在船型屋已经越来越少见,儿时的记忆依然留在我们的脑海中。”老人说。

  走入一间船型屋,仿佛进入了一个奇异的洞穴之中。船型屋的窗户数量较少,简易的厨房位于门口的角落,一排木架子摆放着各种盆罐,石块砌成灶台上,锅里的水正在沸腾。从大门透进的昏暗光线中,炊烟变换着身影,周围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木炭香味,黄泥构成的墙,表面凹凸不一,反射出暗黄的光亮。用手去触摸粗糙的墙面,能够感受到许多突起的颗粒,仔细看时,似乎是在建筑之初混在黄泥中的杂草和石砾。

  简易的木桌上摆着一捆地瓜叶,一位黎族妇女刚把它们进行分拣,屋梁上,一台煤油灯静静地悬着。即使能够住上钢筋混凝土的现代房子,黄泥构成的船型屋依然是黎族老人们难以割舍的回忆。

  渡海而来的传说 化为船型的家园

  目前保存较好的群体村落建筑为东方市白查村船形屋和俄查村船形屋,船型屋通常面向山面开门,有利于抵御强风,作纵深方向布置通常由前廓、居室和后部的杂用房三部分组成。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是海南省首个建筑类古遗址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于造型独特的船型屋由何而来,流传较广的说法是,船型屋由倒扣的船身演变而来。“古时黎族先祖渡海来到海南岛,缺乏物质基础,找不到安身之所,于是搭乘的渡船翻过来,使用竹架支撑住倒扣的船身,覆盖在地面上居住,因此出现船型屋的早期雏形。”黎族青年小陈介绍,圆拱的造型有利于抵御大量降水和台风,高架的底部结构能够防潮,由竹架、茅草等物品组成,取材也比较方便。

  后世的黎族同胞为了纪念先祖,并且基于船型屋的实用性,这种造型独特的建筑便长期流传下来。

  随着汉族迁徙海南,以及黎族同胞生产力的提高,黎族的船形屋逐渐发生了变化,由高架变为低架,屋盖斜伸到地,进而诞生了金字屋。但是这种由渡海传说演变而成的建筑,却在时间的发酵中,成为了黎族家园的代名词。

  建筑技术的借鉴 黎汉融合的象征

  不同于黎族世代沿袭的船型屋建筑,金字屋并不是黎族同胞原有的建筑风格,但是这种金字顶的房屋,却象征着早期黎族与汉族之间的文化融合。

  在五指山市毛阳镇的许多村落中,水泥筑成的现代房屋依然保留着金字尖顶的造型,这也是船型屋的特点之一。“船型屋与金字屋最大的差别之一是屋顶结构,船型屋的顶部为圆拱形,金字屋则是金字尖顶,并且部分类型的金字屋拥有砖石结构,不同于高架或低架的竹制结构船型屋。”保亭县槟榔谷景区工作人员蔡庆才介绍,关于金字屋的由来,普遍认为是早期汉族人民与黎族人民接触之后,黎族人民借鉴了汉族的建筑形式,逐渐吸收了汉人的房屋建造技术,村寨中古老的“干栏”式住宅建筑发生变化,产生了结构、材料都与过去有较大不同的仿汉式金字顶房屋。

  金字屋的出现,象征着黎汉文化的一次融合。黎族同胞造型独特的船型屋,圆拱形的屋顶、纵向的内部结构,遇上了金字尖顶、内部布局纵横交错的汉族房屋。两者的交融得到了良性发展,金字屋保留了船型屋抵御台风雨水,防止潮气的优点,建筑材料仍然可以就地取材,房子的结构总体还是呈长方形,屋檐变高,排水能力也得到提高,同时增加了更多的内部空间,使房屋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

  柔情蜜意的“隆闺” 造型完善的金字屋

  “金字屋还有一种比较独特的类型,叫作‘隆闺’,分为‘姐妹隆闺’和‘兄弟隆闺’。用作青年男女到了婚嫁年龄时,自由恋爱的场所。黎族青年提起‘隆闺’,总是伴随着浓浓的爱意。”蔡庆才介绍,“隆闺”同样是金字屋结构,不过屋内不设置厨房,只提供休息场所,“姐妹隆闺”为女孩的父母家人建造,“兄弟隆闺”则由男孩独自建造,小的“隆闺”只能住一个人,大的“隆闺”能住3到5人左右。“隆闺”通常伴随在大型金字屋建筑的附近,从家庭成员构成来看,为青年男女独自居住在父母家人的附近。

  不同于使用竹制材料的船型屋,金字屋开始尝试使用砖石结构。同样,有别于纵向结构的船型屋,金字屋对于房屋内部的布局更加丰富,正门在屋前方,有单间、双间、三间和庭院式等多种。金字屋由前廊、过厅、卧室和厨房组成。房间以过厅最大,过厅是生活起居的中心,类型于现代房屋中的客厅。卧室内有木制或竹制睡床和其他一些物品等,厨房置有炉灶、水缸、炊具、烘物架等。金字屋的室内布局有了现代房屋的雏形。

 

相关链接:

海南东方重现黎族船形屋 系省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
海南船形屋:黎族优秀建筑技艺的载体

 

(编辑:蔡志飞)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