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琼台曲艺
黎族“新民歌”传唱四方——解放初期黎族民歌的发展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 时间:2015-05-04 11:17:37 星期一

    王妚大(右)和谢文经(中)在一起  陈蔚林

    1950年以后,海南岛上不断诞生黎族“新民歌”,如《叫侬唱歌侬就唱》《久久不见久久见》《五指山上五条河》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朗朗上口的曲目,它们在传承黎族民歌传统经典曲韵的同时,也反映了黎族人民对新生活的赞美,王妚大、谢文经等黎族歌手或黎族歌曲音乐人,也深深地烙在音乐爱好者的记忆深处。

    “叫侬唱歌侬就唱……”站在一片喝彩声中,久负“黎族歌后”盛名的王妚大眉眼之间荡起一缕秋波,百灵鸟一般清甜的嗓音便流淌出新社会、新生活带来的无尽欢欣,“要唱什么歌?侬要唱,社会主义好;侬要唱,共产党的领导好;侬要唱,毛主席的恩情长……”

    这是1959年3月,王妚大代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运乡什运村的妇女姐妹,赴县城参加全县妇女大会时,演唱《叫侬唱歌侬就唱》的场景。

    海南岛解放初期,类似的黎族“新民歌”不断涌现,传承着黎族民歌的老经典,也歌颂了黎族人民的新生活。

    叫侬唱歌侬就唱

    可以说,那首新编的《叫侬唱歌侬就唱》是王妚大带给海南黎族民歌的惊喜与新生。

    在去县城前,什运村的妇女主任曾提醒她,“你是黎族的著名歌手,到了会上大家肯定会叫你唱歌。今时不同往日,你不能再唱那些老腔调,要准备几首新歌献给大家。”

    王妚大没有应声,但心里早已有了打算。半个世纪过去了,有幸目睹那一幕的人们仍然记得,会场上霎时鸦雀无声,所有人的心都随着那曲打破常规的赞歌飘向了遥远的北京。

    原来,旧社会黎族人民生活贫困,只有民歌属于自己,无论红白喜事、喜怒哀乐都用歌声来传情达意。虽然目不识丁,但极有天赋的王妚大9岁即能歌唱,13岁便名扬黎寨,熟识的黎族民歌歌调多达30余种,种种顺手拈来。

    “王妚大虽然出类拔萃,可并不形单影只。当时,几乎每个黎村都有一批能歌善舞的阿哥、阿妹,应该说,歌唱就是黎族人民的一种交流方式。但是,要说黎族新民歌创作和演唱,她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深受王妚大影响,走上少数民族民歌采撷、创作道路的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馆长何丕杰说,彼时,黎族民歌多以黎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情感倾诉为主题。以解放后的新社会、新生活为主题创作和演唱黎族民歌,王妚大确是那个“吃螃蟹的人”。

    海南省舞蹈家协会原副主席吴名辉这样评价王妚大:“她不但能缘事而发,娴熟地依曲填词,还能将不合节拍、不合韵律的长短句巧妙地安上衬词衬字、双声叠韵等方法配曲而唱,已然超越了传统黎族民歌单一既定的表达方式。”

    据悉,早在1953年,海榆中线修筑开通之际,曾日日目睹解放军为农民开山铺路的她,就触景生情创作了一首《解放大军真是好》,号召黎族民众去歌颂那群“最可爱的人”。

    许是词曲发自肺腑,王妚大新编的《叫侬唱歌侬就唱》博得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从此在黎族地区口口相传,“每逢集会必然有人演唱”。尤其在1960年,此曲被原海南歌舞团搬上舞台之后,更是广为人知,堪称上个世纪的海南经典民歌之一。

    久久不见久久见

    同为什运村人,何丕杰与王妚大颇为熟识。可以说,是自小听着她的民歌和故事长大。他记得,王妚大的名声渐起之时,就开始有各地文化馆邀她去当民歌老师,教授当地青年创作和演唱。

    尽管数十年来,能唤王妚大一声“老师”的人已是数不胜数,但称得上“用一辈子跟她学唱歌”的不过寥寥数人,其中,又以被誉为海南本土音乐泰斗的谢文经最为专注。

    “谢老其实是临高人,在他不懂得黎族方言,而临高有哩哩美渔歌这样优美的本土音乐的情况下,仍然甘愿一生追随王妚大,以海南黎族民歌的收集、整理和创作为己任,实在难能可贵。”何丕杰告诉记者,谢文经与王妚大年龄差距不大,却终生尊其为师,每来琼中采风、演出,总要提早一日或逗留一日,专程到王妚大家中拜访。俩人见了面,搬来两个板凳坐下,以歌会友一唱就是一整天。

    在其他黎族地区采风时,每到一个村子,谢文经也总是刚放下行李就迫不及待地去找村民学歌。就这样日积月累,他学成了黎族民歌的“活字典”,改编、创作的《久久不见久久见》、《舂米谣》、《黎家姑娘》等经典歌曲婉转、深情,数十年过去仍然萦绕于琼州大地。其中,又以他在1987年去五指山地区采风时改编的《久久不见久久见》流传最广。

    谢文经生前接受采访时透露,这首歌真正走红,是在1989年。当时,有位商人要出版海南话歌曲磁带,看中了《久久不见久久见》。于是,他把歌词进行了修改补充,并交给原海南民族歌舞团歌手陈忠演唱,结果出人意料:不仅磁带大卖,这首歌还被改编成好几个版本,有独唱、有对唱、还有合唱等。再后来,为了方便传唱,普通话版本也应运而生了。

    那几年,海南各地每逢节庆或晚会,《久久不见久久见》是必唱曲目。接待岛外宾客时,导游都会在大巴车上为他们演唱这首歌曲。直到现在,它仍然是介绍海南音乐文化的窗口之一。

    “我省文化事业不断发展,但《久久不见久久见》不仅没有被时代淘汰,反而被不断继承发扬,影响力也随之不断扩大。”何丕杰举例,在我省多个获得国家级荣誉的舞台项目,如原创人偶剧《鹿回头》、大型歌舞诗《海南岛》等,均有《久久不见久久见》的曲调穿插其中。

    “久久不见久久见,久久见过还想见,天涯海角鹿回头,回头一笑留绝恋……”原创人偶剧《鹿回头》中的插曲《天涯鹿回头》,就用这似曾相识的曲调“唤醒”了观众的耳朵,也让这首古老的黎族民歌,重新焕发了迷人的光彩。

    传播方能彰显音乐魅力

    海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曹量研究发现,黎族民歌几乎和黎族人的历史一样悠久,有其鲜明的地域特征和黎语方言生成的语汇乐调。但自汉代以来,随着黎汉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汉词”(海南话)对黎族民歌开始初显端倪;到了唐宋以后,“汉词黎调”就已经被大量使用在黎族民歌当中。尤其是汉化程度较高的黎族地区,民歌用“汉词”来演绎更是屡见不鲜。

    到了近代,特别是革命战争时期,黎族民歌又有新的发展。以革命的内容和昂扬的格调,取代了常见的如泣如诉的吟叹和抒情,“华丽转身”成为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武器。“《五指山上五条河》等歌曲,就洋溢着坚定乐观的革命热情,表达了黎族人民坚强的革命信念。”何丕杰说。

    曹量接着介绍,新中国成立以后,各民族都有歌颂党、歌颂新中国的“新民歌”涌现,其中不乏传世经典,“这不仅是受文化大背景影响,也是当时的创作者们的真情流露。”这些歌曲之所以传唱至今,除了歌曲自身底蕴深厚、朗朗上口且符合时代发展潮流之外,还得益于一代又一代优秀艺术家的挖掘和传承,“应该说,任何一种文化都不能孤芳自赏,只有在传播过程中才能彰显其魅力和价值。”

    他举例,耳熟能详的《万泉河水清又清》作为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的一个经典的段落,就是取材借鉴于在五指山地区杞方言的黎族民歌“五指山歌”,其音乐语言体现出鲜明的黎族音乐风格和特点,这是在大时代背景下涌现出来的“新民歌”。随着舞剧《红色娘子军》在国内外的长演不衰,加上各种现代媒介的驱动,曲调渐已深入人心,成为了海南,尤其是黎族音乐文化的一张名片。

    “民歌的原有生态其实是很脆弱的,需要我们去自觉地保护和传承。”说到这里,曹量透露几分担忧,“当越来越多黎族年轻人涌入城市务工、定居,愿意潜心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传统音乐的人也会越来越少。”

    谁都不愿看到,黎族民歌——这朵带给中国乐坛诸多惊喜的民族艺术的奇葩,也许会在不久的将来结束曾经灿烂的花期。

 

相关链接:

《王国兴》海口首演 琼剧板腔中融合黎族民歌
黎族民歌掀起的“海南狂热”
冲出海南闯入美国 梁伟琪唱响黎族民歌
8岁女孩黎族民歌手陈清雨:长大考音乐学院

 

(编辑:蔡志飞)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