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琼台俊杰
吴孔德:手作为言艺缘根雕
来源: 中国青 作者:王玉洁 时间:2016-07-07 08:58:35 星期四

吴孔德在创作中

吴孔德作品 《老子》   指尖上的传承

  文图 记者 王玉洁

  这是一双略显粗糙的手,有多处刀痕。你不会想到,这般的粗糙最擅化腐朽为神奇,一件件充满巧思的根雕作品均出自他手,或夸张独特,或精雕细琢,或古朴大气;你也不会想到,这双手的主人仍未到不惑之年。

  他是吴孔德,海南根雕爱好者总爱称他吴大伟,他从浙江丽水而来,身上自然有着江南水乡的灵气。十年前,他从根雕艺术盛兴的江浙一带慕名南下,只为能在盛产好木材的海南岛继续根雕艺术之路。如今,有“中国青年木雕艺术家”“海南工艺美术大师”等头衔的吴孔德不断探索、求新,靠着指尖雕刻时光,传承根雕这一古老技艺。

  爱根雕的人都知道,自古名贵木材都生长在热带,海南有黄花梨、阴沉木、沉香木、坡垒木、红椆木、粗榧木……南方有嘉木,回春还待雕龙手;此地皆神物,造化偏生艺缘人。

  拜师姐夫 传承根艺

  仲夏的傍晚,南渡江畔凉风习习。走进花卉大世界,宛转行至一间工厂,推开仓库的大门,一瞬间,海南日报记者仿佛从花卉的世界进入到一个造物者的神奇殿堂:根雕人物作品林林总总,无论是三米多高的佛像,是一人高的历史人物,还是小到十几厘米的小物件,透着古朴大气,尽显雕刻工艺的非凡。

  院落里吴孔德的徒弟正精心打磨一尊达摩根雕作品,凑近一看,不禁为其匠心叹服:达摩卷曲的络腮胡真是传神极了,一撮撮“安分守己”地环绕在根木上。“我专门设计了一款钻头,就为作出更精细的络腮胡和头发。”吴孔德颇有些得意。

  吴孔德的根雕故事,就如同眼前这些由朽木蜕变而成的艺术品一般,闪耀着独有的光芒。学艺根雕贯穿着吴孔德的整个青春,但长长二十多年的根雕艺术生涯却仅是根雕传统技艺的沧海一粟。

  上世纪80年代,随着盆景的发展,吴孔德的姐夫踏着“根艺热”浪潮成长为根艺能手,刚跟着姐夫学习根雕时,吴孔德不过16岁。这个尝过苦日子的大男孩一发不可收拾地喜欢上了这项古老技艺,“根雕给了我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想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成了吴孔德的追求。

  身为学徒,吴孔德始终心怀敬意,“我总爱挑一些姐夫用剩的边角木料尝试雕刻寿星,从临摹开始练刀。”初学者吴孔德说回过头看,起初雕刻的寿星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当时寿星的比例、造型都不行,没什么艺术设计感。”

  为了雕刻出精品,吴孔德勤于专研,每雕刻一个作品前,他都要阅读大量资料了解人物故事和性格。当其他人早早离开了工作室,吴孔德依然沉浸在雕刻中,对着镜子反复揣摩创造人物表情,他的手也因为在冬天无数次清洗树根而长满疮,被刀具割伤更是常有的事。

  “在雕刻一个罗汉的头部时,我对着镜子反复练习表情,试图给罗汉有别于他人的更丰富灵气的面部表情,因为五官变化的结构传达着作品的性格。”这成了吴孔德第一个获奖作品《喜悦》,也给了吴孔德莫大的信心和成就感。

  三分人工七分天成

  观吴孔德的作品,包罗万象,却尤以人物为主。有端庄威严的佛像、表情夸张的罗汉,有静心冥思的达摩,有充满禅意的王维、性情洒脱的苏东坡,有才华横溢的李白、刚烈耿直的屈原……

  根雕作品,三分人工,七分天成。都说根雕要相形而就,不拘一格,着章、着律、着眼、着美,处处彰显工艺人的独具匠心。

  谈话间,记者被一件造型独特的作品吸引。这刻画的分明是苏轼的侧面像,凝神闭目沉思的苏轼衣衫宽松,胡须飘逸。木料的厚度刚好成就了苏轼洒脱柔和的侧脸,木身的空洞则成了衣衫上飘逸的褶皱。转换一个角度,才发现吴孔德也雕刻出了苏轼的正面,未做任何处理的树洞刚好与苏轼的眼睑浑然一体,于细微之处表现了老年苏轼的神态。这一《凝思》作品成了吴孔德的代表作。

  “这是一块烂掉了的海南黄花梨,是朽木,甚至可以说是废料了。”一开始大家都没有创作思路,却又不愿意舍弃这块珍贵木料,吴孔德经常想究竟怎样才能用好它,最终决定利用压缩变形的技法雕刻一个全新的苏轼形象。

  七分天成,讲的是木材,根雕应体现材料的美,尊重根材的物质结构。“海南的木材质量普遍较好,毛孔细腻、不易裂开,敲打起来能听到清脆‘咚咚’声。”吴孔德被海南这片木材的沃土深深吸引。

  “枯木看似无用,我们要做的就是赋予它们生命”所讲的就是“三分人工”了。吴孔德说,“雕刻,要保留根材的肌理绺花与盘错瘿疖,时刻考量根雕造型的空间体量、曲线过渡、体面转换,这是基础。创作中,要试图与人物对话,体现人文之精美,让人物在枯木之上复活苏醒。”

  根雕不停 创新不止

  一间装满各类根雕作品的屋子就是吴孔德“百宝箱”,这里面有各类现代卡通版的漫雕、版雕,也有展现民俗的风景作品,十分多样。材质有沉香木、阴沉木、黄花梨、金丝楠木等等,不一而足。

  吴孔德擅用粗犷、块面的雕塑手法来展现人物精气神。立在工厂内的那件半成品,是吴孔德多用块面刀法雕刻出的屈原形象,尽显沧桑刚毅。“块面能产生粗犷有力的斧劈刀削感,让人物形体、骨骼、肌肉都化成大大小小的正方形、长方形、菱形、梯形,丰富而细腻。”吴孔德所说的平刀块面法考验着雕刻者的造型基本功和概括自然形体的能力,让作品更立体,让人物性格更加传神。

  《凝思》旁有一件截然不同的作品《丽影》,它并非棱角分明清晰的根雕作品,相反轮廓十分圆润。“这是块扁根木,根据木头的形状,我想何不做一件少女的剪影呢?”吴孔德大胆创新,利用剪影艺术效果的表现,刻画着少女的神秘。

  “这也是由扁木雕刻而成,利用被炭化了的木质表现被汨罗江水浸透了衣衫的屈原。”吴孔德说,屈原的灵魂依然傲气凛然,他仰头问天、永不屈服。

  吴孔德说,木材上好的根雕作品价值自然不菲,但更有价值的作品,更看重创新创意,能否让朽木焕发新生命。“创作更多具有海南民俗民风的作品是我接下来努力的方向。”

  每一个灵感迸发的背后,都是吴孔德对历史人物的熟稔于心,他细心揣摩思量人物不同时期的性格和灵魂,把历史人物当成至爱一般去了解,与人分享交流。“在雕刻了无数佛像后我陷入瓶颈,很难突破。”20岁出头的吴孔德开始穿梭于各大艺术展,在展览上“偷师”,挤在人群中暗暗记下根雕大师的经验,终在雕刻人物形象上有所突破。

  探索艺法,创新思维一直是吴孔德追求的。这些天,吴孔德正精心打磨一件镂空的环形根雕作品,闭目凝神的老子形象似在诉说大道至简。

 

 

相关链接:

重庆七旬老人结缘根雕 变“废根朽木”为艺术精品(图)
“追寻中国梦”第四届海南省根雕艺术作品展开展
第三届澄迈“龙水杯”奇石、根雕艺术文化展开幕

 

(编辑:吴茜)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