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古村老街
府城七井八巷十三街
来源: 海口网 作者:吴雨倩 时间:2017-04-12 08:53:00 星期三

 

▲府城仁和坊古井。 黄一冰 摄

        

    ▲府城东门城墙遗址。 黄一冰 摄

        

    ▲府城达仕巷古井。 黄一冰 摄

        

    ▲府城尚书街古宅。 黄一冰 摄

        

    ▲古色古香的街道。 吴雨倩 摄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早晨,伴随着第一缕阳光,身体硬朗的陈阿婆在达士巷古道的钟芳井前打水洗脸。她说,井水很清亮,这口井是府城唯一没有封住的井,平常大家也会来这里打水,保持着祖辈传下来的习惯。

  “真的要细细走完府城的七井八巷十三街,得需要约莫大半天的时间呢!”原琼山市文体局局长、琼台福地遗址研究会成员黄培品谈到,自宋时府城城池兴建以来,府城就已是百姓安身立命的乐园。千载光阴,悠悠岁月里的人们将这里分割成一条条街巷。日积月累,日渐形成了府城如今以忠介路、文庄路为主线的七井八巷十三街纵横交错的格局。

  近年来,经过“双创”的有效整改,打造了毗邻拥有千年历史的古城墙培龙后街特色美食街、完成了宗伯里一横街立面改造、修缮了部分古城墙和文物保护单位,让府城散发出更加芳香迷人的韵味。

  A

  恍如隔世

  凝聚辉煌与成就的 十三街

  世事变迁,府城当年的亭台楼阁、青山碧水早已不见踪影。只有一条条街巷流传着过去的传说和镌刻着时光的沧桑。有的街道因文庄、海瑞而得名,有的则是名人诞生地而吸引着游人驻足观光,有的遗留着明清古建筑,这小城里的每一条街道,都承载着岁月的光影。

  耀眼的阳光直射在路面上,将人的影子拉得老长老长,就像一个年长的老者,去探寻远古时期的故事。踏着求知的步伐,行走在绣衣坊干净整洁的路面上,猜测其名的由来。

  绣衣坊原称北门街,一是这里以出售生员、秀才的衣服为主,久而久之,绣衣坊便逐渐成为北门街的代称。二是传说北门街一带读书人甚多,逢年过节之时读书人总喜欢穿各种各样的绣衣彰显气节。当时皇帝听闻这里书香、人文气息浓厚而龙颜大悦,便钦赐“绣衣坊”。北门街也因此改成绣衣坊,一直流传至今。

  “绣衣坊最热闹的时候就是农历十五元宵节了,换花的氛围和张灯结彩的喜庆,就像当年人潮汹涌的市集,欢乐得不行。”海南省地方志学会理事、海口市乡贤文化研究会顾问梁统兴说。他介绍,如今,府城流传下来的十三街分别为东门街、府前街、南门街、靖南街、尚书街(坊)、北帝街、镇台前街、县前街和县后街、丁字街、学前街、马鞍街、北门街(今绣衣坊)、北胜街。在这“十三街”中,每条街道都有着自己的历史及传说,许多街巷里坊更因居住过那里的人而闻名。

  “如何留住府城记忆?”黄培品说,那一时期,东片区由于聚集州府衙门、县治、府学等机构,其功能为政治、文化、宗教等,于是便有了北帝巷、尚书街、仁和坊、县前街、县后街等。尽管城池消失,千年古城的深厚积淀,已无声地渗入府城人的生活里。

  而在当时的府城西片,则以生活、商业为主。位于西门外的马鞍街,相传因官兵经常牵着大量马匹经过此地,到郊外洗马饮水,这里逐渐发展成出售马鞍、马蹬等各种马具的商品街,被称为马鞍街。如今马鞍街两旁多是低矮古旧的民居,但商业气息还是较浓,有皮鞋加工店、发廊、药店和祭祀用品店等。除马鞍街外,这里还有着丁字街、学前街以及北胜街。

  北起忠介路口,南至琼台书院门口,中间连接文庄路,呈丁字形,因而被称为丁字街。说起丁字街,在府城居住了一辈子的陈阿婆回忆道,这条旧街现在已经改为中山路了,原先也非常繁华热闹,而创建于清康熙年间的琼台书院奎星楼,如今依然耸立在此,时常听见书院内传来朗朗书声,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穿过绣衣坊,便来到了北胜街。北胜街位于府城最北,是古时通往琼州海峡的要道。明代为纪念抗击倭寇胜利而将此街命名为北胜街。后来,琼州府在街上设立琼台驿站,用于公文传送和官员习礼以及迎送官员的场所。从此,南来北往的官员经此路进入府城。随着年月的流逝,官员们乘坐的车轮在青石板路上碾出了约3厘米的车轮痕迹。1995年石板路改为水泥路,这条镶嵌着过往峥嵘的街道也归于平凡。

  时光匆匆,斗转星移。拥有千载悠悠岁月的府城大小街道有些已经不复当年模样,有些只能从流光片影中找寻当年的痕迹。然而,这一条条街道仍像骨架一样撑起这座古城的文化脉络。人们在这里来往穿行,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传承着千年积蕴。这条条街道里的历史痕迹告诉人们是如何一步步到如今,也指引着我们未来的方向。

(编辑:余冰月)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