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椰城走笔
填仓粮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祁建 时间:2018-02-26 08:58:46 星期一

  祁建

  正月二十五为古老的填仓节,这天人们必置牛肉、羊肉猪肉等,全家老小愉快地饱餐一顿,如果有客人前来,也要诚意相邀饱餐之后才能够离开。所谓填仓,意思是填满谷仓。这一天黎明,家家户户都在自己的院子里或打谷场上,用筛过的炊灰,撤出一个个大小不等的粮囤形状,并在里面放一些五谷杂粮,象征五谷丰登。民间还有一句歌谣:“过罢填仓没指望,端起大碗吃干饭。”意思是让人们过罢填仓节之后,不再吃年饭与休息,应拿起农具干活。只有勤劳多动,才能年年填满粮仓。严格来说,过完填仓节,整个春节才算结束。

  老北京俗传正月二十三日为“小填仓”,二十五日为“大填仓”。清代,京师各大粮商米贩均祭祀仓神,鞭炮很盛。一般人家虽不致祭,但都要买些米面、煤炭来充实自家的生活储备。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年农历正月十九,宫廷政变,皇帝遭绑架,被装入木箱投入地牢。夜间,众多老鼠咬破木箱绳索、牢门和墙壁,使皇帝得救。为报答老鼠救命之恩,皇帝传旨将每年正月十九定为吉日,以作纪念。此后,每逢这一天人们就取软黍米面,配软柿子,包上红豆和红糖馅,制成扁圆、两头尖如布袋状的食品放入笼屉内蒸熟供奉老鼠,有一秀才为其取名填仓。

  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北方曾大旱三年,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可是皇家照旧征收皇粮,凶狠至极。给皇家看守粮仓的仓官于心不忍,开仓救民,然后在正月二十五放火烧仓,自己也在大火中殉仓而死。后人为了纪念这个无名氏仓官,每到此日,用细炭或柴草灰在院里院外打囤填仓,以表示对仓官的怀念。传说中又说,这一天仓官虽死,却被上天封为管理天下粮仓的仓廪神,于是这一天也就成了仓神的诞生日。

  清朝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引明朝陆启宏《北京岁华记》说:“二十五日人家市豕牛羊肉,恣餐竟日,客至苦留,必尽饱而去。谓之填仓。”填仓节的许多民间活动,与饮食风俗有密切的联系,文献中有“填仓煮黄糕、燃灯,礼佛作煎饼祀仓箱并舀之神”的记载。

  正月二十五,新年已经过去近一个月,此时又是粮库的空虚之时,故在此时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节约,不要忘记积粮。清朝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说:“京师之民不事耕凿,素少盖藏,日用之需,恒出市易。当此新正节过,仓廪为虚,应复置而实之,故名其曰为填仓。”实际是提醒人们,居家过日子实属不易,要时时注意积攒过日子的必需之物,不要过了今天不顾明天。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节日,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都是这样在潜心默化之中,培养人们的优良品质,使人终生受益。

  现在填仓节在城市里已经很少见,偶尔在农村还能够见到,但只是此日整理粮食,收储煤炭……犹效遗习。

(编辑:王思畅)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