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民风民俗
攀丹里第 儒风传家——海口唐氏宗祠对联典故赏析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张意薇 时间:2018-04-11 13:39:23 星期三

  攀丹里第 儒风传家

  ——海口唐氏宗祠对联典故赏析

海口市琼山区攀丹村唐氏大宗祠的楹联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海南日报记者 李幸璜 摄

海口攀丹村唐氏大宗祠里的唐震画像。 陈耿 摄

海南工商职业学院近年排演的音乐剧《回望西洲》。 张意薇 提供

  海南之文教,鼎盛于明清。据载,明正德年间,已有苍原陈氏、水北邢氏、定安莫氏等名门世家扎根于全岛各地。而在出过丘濬、海瑞等名臣大家的琼州府城一带,当时无出其右的望族当属教育世家——番蛋唐氏。“番蛋”今名“攀丹”,修葺一新的唐氏大宗祠隐于南渡江畔,作为西洲书院古迹的一部分,与唐氏后人唐捷先生承办的海南工商职业学院仅一墙之隔,青砖灰瓦、石雕木刻,承载着唐氏子孙对祖先荣光的纪念与传承。

  楹联中的家族历史

  踏入静谧的西洲书院,三进的仿古建筑上“台阁儒宗”、“秀士无双”等描金匾额格外醒目,而首先触发人思古幽情的,便是那些烙印着家族历史的廊柱楹联了。它们镌刻着唐氏先祖的遗训以及后世子孙慎宗追远的情思。大凡宗祠多标榜自己的姓氏、族望和根源,那这攀丹唐氏的始祖是何人呢?且看——

  溯本寻源十三属,跋涉偕来,瓜瓞绵绵萦梓里;

  纪年计月文百载,缵承勿替,衣冠济济艳花朝。

  溯姬宗得天下,享国八百年,史传桐叶封藩,先业诒谋,累世显荣光谱牒;

  自支祖迁海南,家传数十世,诗纪椒聊盈匊,远条垂荫,千秋藩衍盛衣冠。

  ——清·李熙

  姬宗是谁?即建立了周王朝的姬姓始祖。“桐叶封藩”所讲何事?《吕氏春秋·重言》记载,周成王削桐树叶为圭玉状,跟幼弟叔虞开玩笑道:“把它封给你。”周公前去道贺,成王说:“我不过是和小孩子开玩笑啊!”周公谏言:“天子无戏言!”于是,成王真的把唐地封给了叔虞,遂称唐叔虞。叔虞之子继位后迁居晋水之旁,改国号为晋。攀丹唐氏正是山西姬姓、唐叔虞之后。唐氏入琼始祖唐震,自祖籍山西随宦迁籍,登进士第,授官知琼州事,落籍海南琼山。因而称攀丹唐氏为“晋汾世泽,台阁家声”。

  下联“椒聊盈匊,远条垂荫”句,出自《诗经·唐风·椒聊》 :“椒聊之实,蕃衍盈匊。”(椒:花椒。聊:同“莍”,草木结成的一串串果实。蕃衍:生长众多。盈:满。匊:“掬”的古字,两手合捧。)此语称颂了唐氏子孙分布各地、绵延众多。单就海南来讲,唐氏亦为琼南望族,文、万诸县都有分支祖祠。

  而以下两副敬祖联不仅追溯了攀丹唐氏的谱系,还评述了唐氏家族中对海南文教发展厥功甚伟的一位琼州先贤——唐胄的功业。

  大科甲簪缨世胄,奕奕绳承,嵇谱系,溯姬宗,派绵瓜瓞椒聊,海外衣冠昌百代;

  数文章气节名家,寥寥无几,登华祠,瞻道貌,辉映金花朱桔,攀丹里第足千秋。

  ——明·杨维鳣

  乡贤崇祀光南国;户部流芳拱北辰。

  ——明·佚名

  唐胄(1467-1571),性至孝,素性俭,著述本于六经,风格质朴。一生多有建树,勤于政务,深受百姓爱戴。明嘉靖登基后屡得擢升,官至户部侍郎(三品)。据传,唐胄在攀丹兴办义学时,生活相当清寒,一日好友陈秉钧送来两坛蟹酱,他无以为报,写诗相赠。《谢陈秉钧送腌蟹》诗序中直言这雪中送炭的蟹酱可“解寒菹围矣”。家无长物,蟹酱拌饭,颇有陆放翁“粗饭寒菹到手空,属餍也与八珍同”的风致,更是儒家箪食瓢饮风范的践行与传承。

  “金花朱桔”之语, 出自丘濬《下田村》:“有人问我家居处,朱桔金花满下田。”下田村朱桔里(府城西厢)正是有“海南双璧”之称的丘濬与海瑞的故居。而他们的近邻——府城东厢的唐胄和他的这两位名扬四海的同乡一样光耀古今。他们之间的渊源可不仅是这一方地杰人灵的山水,丘濬、海瑞还曾受教于唐氏开办的学堂呢!

  敦儒重教的学品家风

  秀气聚攀丹,历四朝文物彬彬,名宦乡贤,岂徒夸科第联翩,公卿踵武;

  家风传儒素,十三属子孙济济,芹香桂馥,原不负西洲遗教,东善培英。

  ——清·文龙会

  “踵武”,意为踩着前人的足迹走,比喻效法或继承前人的事业。“儒素”,即儒者的素质,符合儒家思想的品格德行。“芹香桂馥”,指古代考中秀才称“入泮”或“采芹”,并且赠芹以示祝贺;又,古人把夺冠登科比喻成折桂,科举考试处在秋季,恰逢桂花开的时候,故用折桂借喻高中状元。

  南宋迁琼始祖唐震与其子唐叔建在1241年创办攀丹“义学堂”后,历代唐氏后裔辛勤执掌。唐英与唐逊兄弟在府城东厢攀丹村不计学费,教育当地子弟十余年,人称唐英的义行为“东善培英”。丘濬就是在这个时期受泽于唐氏。唐英的儿子唐舟、孙子唐亮,后来先后登科,成为海南科举史上的第一对父子进士。唐舟的女儿,通文赋、善歌舞的唐尾女还嫁给了丘濬,则是后话了。

  明正德元年(1505年),唐胄不满权阉把持朝政,归乡掌教,白衣进士二十年,纂修正德《琼台志》。为旌表这位著述斐然的“西洲先生”(唐胄的号),琼州按察司副使王弘表奏朝廷,把书院由“养优书院”更名为“西洲书院”。西洲书院不仅是唐氏子孙的读书之所,还是乡间梓里讲经授儒的重地。书院历经宋、元、明、清四朝,培育无数栋梁之才,包括王佐、郑廷鹄等在内的海南历史上的杰出人物都师出攀丹唐氏。唐氏家族的光耀也正如这副楹联描述的:

  特奏肇开基,九征辟、六进士、二解元、十举人,累叶相承,礼乐诗书光甲第;

  生才多蔚起,五名贤、三儒林、两孝友、八循吏,联翩济美,文章气节振宗风。

  ——清·王国宪

  自孔夫子杏坛设教,修齐治平可以成为寒门士子们的理想。除兴办书院,唐胄同样关心官学的建设,然而比起登科及第、出仕入世,他更崇尚儒学对人德行的培养与教化。在《重修琼州府学记》中唐胄指出,重修府学,终极目的不在于学子们是否能金榜题名,更重要的是修身立德以儒家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以儒立身,今后才能成为德行高尚、体恤民众的忠臣良将。

  耿介执持的不朽声名

  台阁展勋猷,念先人沥胆披肝,建白皇朝严议礼。

  祠宇崇祭祀,厚后嗣奉牲献帛,攀丹祖庙肃陈议。

  ——明·佚名

  这副对联涉及的事件为唐胄的政治生涯画上了一个悲壮的休止符。嘉靖十七年(1538年)嘉靖帝欲以生父兴献王为尊,一些政治投机客极力拥护嘉靖帝的悖礼之举以换取一个前途。儒家的整套国家秩序和社会秩序是建立在“礼”的基础上的,唐胄虽是户部官员,但他以礼魁中进士,怒见朝堂喑哑,呈《明堂享礼疏》于皇帝,反对以父配天,主张以真正当过皇帝的明太宗朱棣配享明堂。嘉靖帝看到奏疏勃然大怒,痛骂唐胄“诬礼无君为尤”,将其削职为民。据明代张萱《西园闻见录》记载,唐胄在上疏前和后生们说:“你们职位低微,惹怒皇帝或遭酷刑,我年纪大了,触怒皇帝顶多就是被罢官而已。”这和数年后师出西洲书院的海瑞扶棺谏君是何其相似!所以《明史》称唐胄“耿介孝友,好学多著述,立朝有执持,为岭南人士之冠”。他立于朝堂,辅助君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白衣进士,惠泽乡里;恪尊礼义,儒者之风。明代琼州监察御史吴讷题联:

  文物彬彬入珂里,草木犹带书香,屈指名贤,若举若进若元魁,海外无双唐氏;

  风徽奕奕登华祠,几筵尚留英气,历稽世宦,而公而卿而守牧,天南第一攀丹。

  “珂里”是对别人家乡的美称,“风徽”即风范、美德,“元魁”意为状元或解元,“守牧”指地方长官。

  神道碑中称唐胄“公生平以范文正自期”,无论居庙堂之高,亦或处江湖之远,他都勤学勤政、正直耿介、忧国忧民,这种高尚的情操的确不负“岭南人士之冠”的雅赞。而一墙之外的书声琅琅,是不是也承续着这片风水宝地700年的文脉气韵呢?

 

 

相关链接:

海口重点文保单位 梁氏宗祠首进竣工
海口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多岁的梁氏合族宗祠获抢救

 

(编辑:余冰月)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