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荔枝。
初夏的海南,水果的风骚被荔枝独领。无论路边摊或是大型商超,触目可及的都是圆滚滚的、绿中带艳的荔枝。唐玄宗时,要论朝廷里最受欢迎的水果,荔枝也肯定是榜一。不仅是因为稀少,最关键的是它有杨贵妃这位大腕在背后撑腰!就光凭这一个理由,其它的水果就黯然失色了。不过,荔枝也不是朝廷里谁想吃就吃得到的。据史料记载,当初三品以上的高官,每人只能吃两个。贵妃挚爱,贵族限量,仅仅这两点,其果中榜首的位置便可以坐实了!
荔枝被贵妃带货,从此名声大振,从岭南飞遍大江南北。然而,这么珍贵的水果,到了海南却可以大快朵颐,这岂不爽哉?更何况,荔枝是具有时间观念的水果,“一离本枝,一日而变色,二日而变香,三日而变味,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贵妃吃荔枝,那必须用“一骑红尘”的时效,快马加鞭,一匹跑累了再换上另一匹马地跑。但岭南到长安的距离,在没有飞机和高铁的唐朝,荔枝到了贵妃面前,表皮也已变得黑不溜秋。而在海南,只要去了荔枝园,戴顶斗笠,漫步于一棵棵半人高的荔枝树间,随手便可享受绿中带红的鲜荔枝。“夕贬潮州路八千”,古人常常被贬,仅一个荔枝,海南岂不是贬谪的最好去处?
《本草纲目》记载荔枝有很多入药状况。其果肉可以治痘疮、牙痛、咳嗽,它的核还可以治脾痛、疝气,而入药的方式也很简单。就说治疝气吧,荔枝核四十九个、陈皮九钱、硫磺四钱,研成末后加入盐水和面,调制成绿豆大的小丸,在痛时喝下便可止痛。而其名字也甚为有趣——“玉环来笑丹”。其寓意或许是杨玉环一笑,便可把人迷住,痛处便不再痛了吧。应该是这样。
不仅如此,荔枝的皮,更是一个“宝贝”。吃荔枝多了是会上火,很多人想放开肚皮好好吃一次荔枝都不敢。他们哪里知道,正所谓一物降一物,海南人对于下荔枝火有一个好方法。荔枝皮煮水喝,便可以去荔枝火,其原理类似中原俗谚“原汤化原食”,这也是为什么海南人敢吃那么多荔枝的原因。但有点可惜的是,这个方法现在却不大实用了。市面上能买到的荔枝,大多都是打了农药的,因此很少有哪位壮士敢用这个土方子了。于是乎,这么一个方子,渐渐地便只在一些老人口中流传了。再过几十年,恐怕这个方子就会无影无踪了。
前些天家父从果园里摘了几十斤“妃子笑”回来,我吃得那叫一个舒畅。
妃子笑是荔枝优品,别名落塘蒲、玉荷包。果皮淡红色,壳薄,核小,果肉白蜡色,肉厚,质爽脆,多汁,味清甜带香;该品种是其中早熟优质品种之一。晚唐诗人杜牧有诗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妃子笑”这个品种名字即来源于此。仅仅这个名字,就具有非同一般的诱惑性。
说实话,鲜荔枝真比冰冻的荔枝好吃些。鲜荔枝汁多,肉肥,再加上很多品种都是肉多核小,剥开薄薄的皮儿,塞到嘴里,一咬,甜香的果汁瞬间便会淹没你的味蕾。而待你嚼上几嚼,才能感受到那小如瓜子般的果核。此时你只需用舌头轻轻一翻,便可将棕色的果核吐出来。待你将全部果肉咽下去后,唇齿间依旧会残留着荔枝的清香和甜中带酸的味道,真是妙哉!
(编辑:陈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