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华侨从新加坡寄回文昌的侨批。资料图
侨批家书。 资料图
文昌铺前港。
1840年至1900年
海口成对外通商口岸,出洋合法化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闭关锁国的大门被迫打开。《南京条约》签订后,“海禁”逐渐松动。清咸丰八年(1858年),清王朝与美、英、法、俄等国签订《天津条约》,将海口重新列为对外通商口岸。1876年,海口正式开埠设立“洋海关”。至此,海南人出洋的禁令被完全解除。
在国内出洋合法化、列强开发东南亚形成巨大劳动力缺口的情况下,大批为生活所迫的海南人跟随亲友,前往南洋出卖苦力谋生。随着海南人出洋数量的不断增加,当时在东南亚许多国家都有琼侨聚居较集中和开发最早的街区或乡村,这些地方在当地被称为“海南街”“海南村”“海南港”等。
近代南洋华侨社会,以地缘和血缘关系为基础。抵达南洋的侨民纷纷以同乡为纽带,加入同一地方的社团组织(会馆)。在东南亚,特别是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槟城等地,“琼州帮”与“福建帮”“客家帮”“粤帮”“潮州帮”一起,成为海外华侨社会中以地域为纽带的五大帮。
19世纪末,马来西亚的橡胶种植业兴起,马来半岛开采锡矿,劳工需求量很大,加上国内社会动荡,琼岛再度掀起出洋热潮。许多人经新加坡移居马来西亚各地。
此外,英国人、荷兰人通过代理人到海南招募劳工,甚至采取拐骗掳掠的手段,把出洋者当“猪仔”贩运到南洋。海口港成为近代贩运契约华工“猪仔”的主要口岸之一。嘉积、塔洋、乐城、长坡、潭门等地有许多“客头”活动,引诱穷苦农民出洋。他们被贩运到南洋后,充当廉价劳动力,从事采矿、垦荒等工作,许多人被折磨至死。
这个时期,海南人大量出洋,与赴南洋的交通状况改善也有很大关系。海口至东南亚新航线的开辟,大大缩短了海南与东南亚各地的航程。据相关资料统计,从1876年至1898年的23年间,通过客运方式出洋的琼侨人数约24.47万人次,平均每年1万余人次出洋。
早期出洋的华侨均系男性,一般只身出洋,不携带家眷。有些男子新婚之后,便登上了下南洋的船只,几十年甚至一辈子都未回乡。1904年前后,清政府解除了妇女出洋的禁令,一些已出洋的男子才回乡携带家属出去,出洋的妇女逐渐增多。
20世纪上半叶
为避战乱,出洋人数创新高
20世纪初,贩卖华工的情况虽然没有了,但由于海南连年天灾,加之社会动荡等,海南人并未停止出洋。人们从开放的口岸里,通过各种途径下南洋。
据统计,海南下南洋人数最多的三个市县分别是文昌、琼海和万宁。如今,在海南东部沿海地区,几乎村村有华侨,一些村庄家家有海外关系。
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战乱致社会动荡,又逢英国在新加坡三巴旺兴建远东最大的军事基地,需要大批劳工,海南出洋人数创历史新高。在十年内战期间,除了因农村经济破产,无法过活而出洋者外,有些人因政治迫害或战乱而逃到南洋避难。据《海南岛志》记载:“各县在外侨民,最多为文昌,约有上万人,次为琼山、琼东、乐会、定安等县,具有数千人。”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国社会秩序遭破坏。日军侵琼前夕,为避战祸,大批海南人拖家带口出逃南洋。据琼海关统计,到1939年,海南出洋人数达到5万人,他们有些从海口港、清澜港乘船前往南洋;有些先去湛江、再由琼侨总会救济帮助,前往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地。
抗战胜利后,海南人出洋的速度有所放缓,但出洋者仍络绎不绝。随着国共内战爆发,为躲避战火,海南人又开始大量出洋。海口至东南亚各地的船票一票难求,黑市上一张船票被炒至100光洋,许多人卖田典牛外逃“去番”。
解放后
社会稳定,出洋人数锐减
解放后,国内社会秩序井然,百姓生活安定,海南出洋人数锐减。20世纪50年代出洋者中,大多是为了家庭团聚、出国留学继承财产、出洋经商等出国定居,总的来说,规模不大。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因当时国内外的政治环境,出国者甚少。80年代后,中国改革开放,既极大地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又改善了与许多国家的关系。于是海南出国人数又呈增多态势。
不同年代海南人出洋情况
汉代 一条由南海通往东南亚和南亚的航线已经出现,海南岛是航线上的必经之地,成为漂洋过海的人们南下的中转驿站
唐代 海南与东南亚等地建立并保持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使海南人移居海外成为可能
宋代 海上贸易兴盛,促使一部分从事这一活动的海南人“住番”,居久不归者成为早期的华侨
明代 政府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仍无法断绝私商贸易,海南与东南亚的贸易继续发展
清代 1717年,清政府颁布南洋禁航令;雍正八年,“海禁”有所松弛,海南再度掀起出洋潮,一批又一批冒险者前往南洋谋生
鸦片战争后至19世纪末 海南人出洋的禁令被完全解除,列强开发东南亚形成劳动力缺口,大批海南人跟随亲友到南洋出卖苦力谋生,出现了贩运契约华工的情况
20世纪初 贩卖华工结束,但由于海南连年天灾,加之社会动荡等,海南人并未停止出洋
1927年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社会动荡,又逢英国在新加坡兴建军事基地,需要大批劳工,海南出洋人数创历史新高
抗日战争期间 为避战乱,许多海南人拖家带口出逃南洋
解放战争期间 抗战胜利后,海南人出洋速度有所放缓;随着国共内战爆发,为躲避战火,海南人又开始大量出洋
解放后 国内社会秩序井然,百姓生活安定,海南出洋人数锐减
改革开放后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速,海南出国人数又呈增多态势
制图/陈海冰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