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主题文创产品。
虎·物
在电影《鹿鼎记》中,周星驰扮演的韦小宝开场时便戴了一顶虎头帽,在无厘头中透着可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虎头帽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原本是虎文化图腾在人们生活中的延伸,代表长辈对下一代的美好祝愿,寓意为生龙活虎、健康成长。
在古代农耕社会,人们应对风险的能力较低,往往把希望寄托于图腾。虎是“百兽之王”,威武雄壮,有着积极的象征意义,天然是人们信仰中的庇护神。这种崇拜逐渐渗入百姓的日常生活,虎头帽、虎头鞋、虎围嘴、虎面肚兜等物品随之涌现。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布老虎是我国传统的儿童玩具,有单头虎、双头虎、虎枕头等造型。各地制作布老虎的用材和工艺不尽相同,比较常见的是用棉布或丝绸缝制出虎形,再塞入谷糠、棉花、香草等。此外,还要在布老虎的表面用彩绘、刺绣、剪贴、挖补等手法描绘出虎的五官和纹饰。布老虎因其可爱又威武的样子受到人们的喜爱,是传统社交中的馈赠佳品。
虎的形象也给古代建筑师带来灵感。在广东潮汕地区,有一种传统民居样式名为“下山虎”,又称“双跑狮”。“下山虎”之所以得名有两种说法:一是房屋格局似一只下山寻食张开血盆大口的老虎,大门恰是虎口;二是“下山虎”为一远古星座名,该星座的形式与房屋格局相似。

广东潮汕地区的“下山虎”民居。
其实,“下山虎”是一种三合院落,属于潮汕地区最基本的建筑格局。当然,它也可以发展衍生出更宏大的建筑格局。在“下山虎”中,有相对于围墙的正屋三开间,大客厅位于中央,两边各有一间大房;正屋前为天井,两侧与大房相接各有一间厢房,俗称“伸手”。房屋形成“一厅二房二伸手”的平面格局。
在神州大地,还有不少以“虎”命名的美味佳肴,如虎皮青椒、虎皮豆腐、虎皮三鲜、虎皮肘子等。当然,这些菜肴并非真的用虎皮烹制,只是因为主料在烹制后呈褐黄色,并有深浅相间的色泽或褶皱,与老虎的外表略有相似,因而得名。淮扬菜的代表作炝虎尾,其主料实际上为黄鳝。
陕西一些地方有“挂老虎馍”的婚俗。迎亲前,新郎舅舅家蒸一对老虎馍(馒头),并用红绳拴在一起。新娘一到,就把老虎馍挂在她的脖子上,进门后取下,由新郎新娘分吃,寓意新人永结同心。
(编辑:陈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