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海南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新闻搜索:
  广告热线:0898-66835635
 您当前的位置 :

秀英区长流墟吴永赞事迹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6-03-15 10:26

 

  吴永赞,男,汉族,1934年11月出生,海口市秀英区长流墟长生路皮肤病门诊医师。他是原省皮肤病医院皮肤科的副主任医师,诊疗皮肤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1995年4月退休后,被医院返聘工作了7年。1995年1月12日曾荣获第六届马海德奖。退休后他回到家乡为十里八村的乡亲们看病,只收患者的药费成本钱,老革命、家庭困难者,他都坚持不收费,深受乡亲喜爱。他热心公益,长期坚持打扫街巷卫生,修剪绿化带上的花草树木,成为不要报酬的“园林工人”;2007年长流镇上建设老人活动场所缺少资金时,他带领一家人慷慨捐款30万元。

  82岁,有过令人骄傲的过去,儿孙满堂,退休金每月5000多元,顺着这一切推想--吴永赞老人完全可以颐养天年了。但是,他没有停下工作的脚步。

  3本厚厚的笔记本,密密麻麻的病患名字,记录了2002年至今,吴永赞第三次“上岗”以来在家中治疗的每一个病人。在这些病患名字后的收费记录中,“免费”的字眼频频出现。在人生的暮年服务家乡,是这位曾在业内享有好声誉的皮肤病医生的心愿。

  他不知道自己人生的终点在哪,他说,有一点光,就发一点热。

  下班时间 仍不忍“赶”病人离开

  到了海口长流镇,问路人,希望找一个80多岁的治疗皮肤病的老医生,路人的手指会指向一条小巷,“进去几十米”。

  悬挂在门上的白板上写着:上午8时半至11时半;下午3时半至5时。这是吴永赞医生的上班时间。头发花白,面容慈祥,吴永赞坐在屋子右边的一张桌子旁。无论有没有病人,他都会遵守上班时间,以免病人来了找不到自己。

  3月13日的第一位病人叫陈红标。他的脸上起了一簇簇疙瘩,他以为是癣,搽了癣药却越发严重。听几位朋友说长流有一个老医生,医术了得,医德高尚,他就来了。

  吴永赞拉着他来到了后院空地,借着自然光诊病。“室内灯光也亮,但有偏差,为了准确诊断,最好用自然光。”吴永赞不厌其烦将每一个病人拉到后院,就是为了诊断更准确。

  68岁的老吴一早从城西镇骑电动车过来,找到11点才找到这里。他的手上和小腿上长了一层奇怪的东西,奇痒,在海口花了几千元治不好,就怀着试一下的心态来找吴永赞。吴永赞蹲下身去,借着日光,用手抚摸观察,一边问诊,“是皮肤淀粉样变”。

  “和海口的医院诊断的不一样。”老吴心里咯噔一下。

  吴永赞耐心地找来一本厚厚的《实用皮肤病学》。一页一页翻着,突然定在了某一页。老吴探头一看,惊喜道:“啊,图片上的皮肤病和我小腿上长的一模一样。”

  药房就在吴永赞睡觉的房间。吴永赞自己配制了药液,80岁的妻子黄转秀按着吴永赞开的药单分派药片。“快下班了,看完这个就准备下班吧。”黄转秀说。

  吴永赞患有高血压,住在病房就是为了能及时服药。年迈之后,吴永赞身体不如从前,中午必须休息,“但他经常看病人看到一两点,下午又继续。”黄转秀说。

  这一天到了中午12点,吴永赞正准备收工吃饭,房里却涌进来几个人。

  “先看完。”吴永赞避开了黄转秀担忧的眼神,领着病人到后院去了。

  吴永赞对自己的加班有充足的理由:“病人大老远跑来找你,哪里忍心赶病人离开。”

  事业有成 曾参加世界级医学大会

  “我初中快毕业时,邻居老谢已上了半年的医专,他建议我去考考,我一下子就考上了。”吴永赞说,在医专快毕业时他接到通知:去广州参加麻风病防治培训班。

  那是个“闻风色变”的年代。吴永赞的父亲吴世昭听到这个消息,忧心忡忡。“我不怕,但我父亲怕,他说当麻风病医生名声不好听,最好是在长流卫生院当医生。”吴永赞回忆,他后来做通了父亲的思想工作。培训结束后吴永赞获得了一枚胸章,上面写着:为消灭麻风病奋斗。

  那一年,吴永赞才18岁,开始在皮肤病门诊上班,和麻风病人接触,为他们治疗。吴永赞放假回到家里,和老同学聚会,老同学便问吴永赞:“你从医院回来消毒没?”这些话,吴永赞总是将它们理解为朋友间的玩笑。

  麻风病人会掉眉毛,掉光了很难看。吴永赞懂植眉术,帮他们植眉毛。“他们很孤独,一些人病愈后仍不愿意回家。”

  其后,吴永赞完成了大专学业,并在市级、省级、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24篇。1993年,吴永赞一篇《187例儿童麻风病临床分析》在业内引起很大反响,因角度独特具有价值,被国际麻风会议录用。吴永赞也成为了当时海南唯一获邀参加该会议的人。

  临行那天,吴永赞流下了喜悦的眼泪。这是他第一次踏出国门。“干了一辈子麻风病工作,想想,也感到莫名的感动。”吴永赞说。

  1995年吴永赞退休时,获得有着“医学界最高荣誉之一”称号的马海德奖。

  服务家乡 不收困难户和老革命的钱

  吴永赞的事业画卷,并没有因为退休而画上休止符。

  1995年从医院退休后,因医院来了几个年轻人,需要富有经验的吴永赞“带”,吴永赞第二次上岗,在医院工作至2002年。这一次,他终于回到了老家长流镇。一笔不小的退休金,几个孩子的叮嘱,大家都觉得患有高血压的吴永赞这次要闲下来安享晚年了。

  但是吴永赞却把行医的牌子挂到了屋外,决定第三次“上岗”。

  “父亲有高血压,有时候头晕,我们做孩子的都希望他不要那么辛苦,但我们了解他,他闲不下来。”吴永赞的儿子吴博用说。

  翻开3本厚厚的笔记本,每一页都密密麻麻地记录着病人的姓名。至于费用,有1元的,5元的,10元的,几十元的,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标注是“免费”。有的一页便有十来个获“免费”治疗的患者。其中,有一个叫张景秋的老人。

  张景秋是吴永赞的邻居,是琼崖纵队老战士。今年已经95岁了。几年前,得了皮肤病的她走进了吴永赞的诊所。

  吴永赞不收张景秋的钱,张景秋硬塞,吴永赞只好象征性地收1元钱。“老革命的钱我都不收,他们为了革命曾经冒着生命危险,我帮他们看点病怎么能收钱?”吴永赞说,除此之外,贫困户来看病,他也会不收钱,或者象征性地收1元钱。

  不是神医 有一点光就发一点热

  每天早上,吴永赞都早起,到附近的小巷小跑十五分钟,有时还会伸展四肢,做上世纪五十年代发布的第一套广播体操。这个晨运习惯,他已坚持了30多年。

  “和他晨运一样,他是那种很老实,很坚持的人。”儿子吴博用说。

  “他闲不下来。”刚退休回家的时候,吴永赞会拿着扫帚扫屋子周边的巷子,还买了一把修剪花草的剪刀到路边去剪花草。清明前夕,通往文丽村墓地的村道两旁长满荆棘、杂草,吴永赞老人会和老伴将这些荆棘、杂草清除干净,方便扫墓的乡亲开车进去。

  第三次“上岗”后,随着口碑相传和媒体报道,越来越多的病人找他看病。然而,吴永赞并不觉得自己是什么“神医”。“我回家时,觉得自己还有技术,还可以为附近的老百姓治病,所以就继续行医。”

  尽管行医经验丰富,技术过硬,但吴永赞也有“没办法”的时候,去年5月,海口一位中学生小严双臂和小腿多处溃烂,吴永赞给她开了药,从5月治到年底,反反复复,“更换了好几次药方,还没治好。”

  怕耽搁小严病情,吴永赞已萌生了放弃的念头。但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小严时,小严却哭了。“她在海口各家医院都治过了,治不好才来找我。”吴永赞心软了,想到女孩平时即使天气再热都不敢穿短袖,吴永赞决定再试试。“治了7个月,终于治好了。”小严一句“谢谢”,至今仍让吴永赞感到满足。

  “来的人多了,我年纪越来越大了,有人问我还能坐诊几年,我说不知道,只要身体还可以承受,我都会继续做下去。”吴永赞说,人到暮年,有一点光,就发一点热。

声明:所有来源为“海口晚报”、“海口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898-66835631(传真),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来源: 南国都市报] [作者:杨金运] [编辑:冯丹霞] 
热词推荐:净化_ 绿化_ 彩化_ 亮化_ 美化_ “五化”_ 海口城市更新_ 海口“五化”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