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海南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新闻搜索:
  广告热线:0898-66835635
 您当前的位置 :

海南王尊荣愤然树碑抗日 号召“毋忘九一八国耻”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0-09-03 10:46

王尊荣

  在海口市琼山区府城镇的一片街心绿地―――“三角公园”的西侧,绿树丛中矗立着一座高约4米的“毋忘九一八国耻纪念碑”。碑的三面自上而下均有“东北”二字,寓意“东三省”的沦陷,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日军侵略的强烈愤慨。这座纪念碑的设计者,便是1931年任琼山县建设局局长的王尊荣。

  “毋忘九一八国耻纪念碑”设计者王尊荣,生有四男二女,现仍健在的只有排行老五的女儿王学桃,曾经是海口四中的一名教师。2010年8月6日下午,海南日报记者在文史专家王俞春先生的帮助下,找到了家住海口的77岁的王学桃,听她讲述父亲在乱世中的传奇故事。

  上海学成返乡

  清末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冬天,王尊荣出生在琼山县永兴墟(今属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的美柳后村,14岁那年,父亲去世,家境开始潦倒。在母亲的支持下,他勤奋读书,在当地私塾完成了个人的早期教育。1916年,王尊荣考入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后来的琼台师范学校)。毕业后,他于1923年到北平读了一年的大学预科,不久肄业。

  “1924年秋天,我父亲考进上海中法大学土木工程系;1927年又转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部工科土木工程系,第二年7月毕业,获得了工学学士学位。”王学桃说,“大学毕业后,他本来有机会留在上海工作,但想到家乡很落后,便决定回海南贡献自己的力量;何况当时家里有老人需要他赡养,我母亲也带着孩子在老家等着他。于公于私,他都觉得自己应该回乡服务。”

  1928年秋天,32岁的王尊荣返琼后,琼崖公署安排他在崖县(今三亚)公路局当“技士”,2年后升为琼崖公路处“技佐”,不久转为“技正”。

  1931年上半年,王尊荣升任琼山县建设局局长。1936年,王尊荣还是“琼崖各界筹筑海口港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之一,而他本人当时也出资12个大洋入股。王学桃现在还收藏着其父留下的一张股票凭据,凭据之上有“琼崖各界筹筑海口港委员会书场码头股票”的字样。

  愤然树碑抗日

  1931年“九一八”事变消息传到海南后,府城、海口地区的工人、学生也开始游行示威,声讨日本侵略者的卑鄙行径,并向国民党琼崖当局提出修建一座国耻纪念碑的请求。

  王学桃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在群众的压力下,琼崖当局便指派我父亲负责设计和指挥纪念碑的施工,因为他是当时海南少有的路桥、建筑方面的专家;而据他后来回忆,他本人对日本人的侵略行为也很忿恨,正愁找不到表达爱国情怀的方式,因此接到上级任务后,也就非常愿意地去执行。”

  同年12月份,在府城、海口商人和市民自愿捐助下,“毋忘九一八国耻纪念碑”落成了。该碑含意深刻,寓意直观明了,民众观瞻之后赞不绝口,一时间传为佳话。

  不过,1939年2月日军侵琼后,“毋忘九一八国耻纪念碑”一度被隐蔽起来。原来,出于担心日军会毁掉纪念碑的考虑,府城居民便用石灰混凝土,将纪念碑三面的文字―――“毋忘九一八国耻纪念碑”盖住,象征日本国旗的底座也用一层薄土填起来。“说来也巧,日本人在海南岛6年,几乎天天都有人经过纪念碑,就是没有人看出其中的蹊跷来。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人们又将纪念碑清理一番,露出文字和底座,恢复了原貌,一直到今天都没有重修过。”王学桃说。

声明:所有来源为“海口晚报”、“海口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898-66835631(传真),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来源: 中新网] [作者:陈 耿] [编辑:王小畅] 
热词推荐:净化_ 绿化_ 彩化_ 亮化_ 美化_ “五化”_ 海口城市更新_ 海口“五化”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