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海南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首页   |  观点PK  |  海口建言  |  评论  |  名人堂  |  社会长焦  |  椰风视点
新闻搜索:
  广告热线:0898-66835635
 您当前的位置 : 草根酷评>社会长焦>
耗资数百万建的天桥为何成为摆设
耗资数百万建的天桥为何成为摆设
来源: 西安晚报 作者:郑文 时间:2011-06-13 16:01

 

  河南郑州多处耗资数百万建设的人行天桥,由于利用率偏低、多数行人不走处于闲置状态。这些闲置的天桥不仅没有配备配套设施、合理地设置隔离护栏,而且疏于管理。市民抱怨多数天桥建的不是地方,希望相关部门充分征求民意,在需求量大的地方修建人行天桥。(6月12日《大河报》)

  多处耗资数百万建设的人行天桥竟沦为摆设,市民的抱怨也是一种民意的表达,不满意也折射出政府部门在公共设施建设中偏离了民意的方向。

  都说市民是城市的主人,因此诸如公共设施的市政建设,市民当然有话语权。人行天桥是疏导交通拥堵的一种解决办法,不知相关部门是否能体验到市民的出行不便。人行天桥在何处建效果最佳,市民最有发言权,因为这与他们的生活联系最为紧密。应当看到,建好人行天桥是重要的民生、民心工程。如果不先架通与市民交流沟通的民意“天桥”,人行天桥这个民生工程的质量就会打折扣。

  远离民意建设的人行天桥,是好心办错了事。虽然为改善交通状态的初衷是善意的,但治理民意的拥堵比交通的拥堵更为重要与紧迫。因此,应该告别“拍脑袋”“想当然”的决策行为,更要力戒滥用公权强制民意,多架与民意直通的天桥。

  为民多办实事、好事,必须建立在民意基础上。远离民意的后果,只会徒增行政资源的消耗。公权的本质应该体现为民服务,而评判服务的满意度在于民意。尊重公众的话语权和知情权,关注民生才不是一句空话。充分调动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积极性,这样的公共决策才更趋实际与合理。因为公共决策的标准就是如何服务好社会和公众。(郑文)

 

   相关新闻

郑州部分耗资数百万建设的人行天桥沦为摆设(图)
湖北村民将投资逾百万抗旱工程拆毁 称其为摆设

 

(编辑:胡世福)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