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万宁六连岭革命根据地“二十三年红旗不倒”,最艰难时仅剩下27名红军战士——
六连岭上战旗红
六连岭革命根据地。记者 袁琛 摄
万宁六连岭,逶迤磅礴,连峰耸翠,风景秀丽,为古万州八景之一。
这也是一座赤色浸润血脉深处的山脉——六连岭革命根据地从1927年创建至1950年海南岛解放,自始至终都是红色天地,创造了琼崖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奇迹。
走进位于万宁市和乐镇六连村的六连岭革命根据地纪念园,园内松柏苍翠。拾级而上,呈方形塔状的六连岭烈士纪念碑矗立眼前,庄严肃穆,“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大字镌刻其上,铭记六连岭的2000余位烈士英魂。
逶迤山岭育火种
六连岭六峰相连,山势雄伟。岭上古木参天,林海茫茫,龙滚河、山根河、龙头河均发源于此,孕育了140多个村庄,也孕育了红色种子。
1927年4月22日,国民党发动反革命政变。4月23日,中共万宁县部委、县农会以“野外演习”为名,趁夜率领礼纪、万城、龙滚等农训所近200名学员撤出县城,来到六连岭下的军寮村驻营。
后来,海口、乐会农训所学员也到达六连岭与万宁的学员会师,在中共琼崖地委书记王文明的主持下,驻守在军寮村的农训所学员被整编成一支农军。1927年5月22日,国民党反动派纠集部队对六连岭革命根据地发动进攻,农军在军寮岭将敌人击退,打响了万宁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同年7月,根据革命需要,中共万宁县委在六连岭成立,在带领农民举行声势浩大的武装大暴动后,中共万宁县委决定在六连岭建立革命根据地。
“这里群众基础好,且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敌人力量薄弱,有利于党组织发展和壮大革命力量。”曾在六连岭地区工作3年的万宁市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陈关孩说,党组织在六连岭发展迅速,一大批农民协会骨干加入党组织,“六连岭周围迅速建立了一大批党支部。”
红色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也在六连岭周边逐步开展。红军在斗争中没收地主、官僚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同时东路工农革命军总指挥部也在六连岭驻扎,帮助当地群众开展武装斗争。
1928年6月,万宁县苏维埃政府在六连岭成立,并先后创办了苏区合作社、红军医院、列宁学校、红军大操场等,六连岭逐渐成为琼崖东区较巩固的革命根据地。
“从那时起,整整23年,六连岭革命根据地红旗不倒,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陈关孩说,在奇石突兀的六连岭深处,红军洞、红军医院、红军大操场等革命遗址依然存在,而在一些山墙石壁上还能见到当年战斗中留下的枪痕弹洞。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