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古塔分布
在海南古塔中,大部分都分布在海南东部和北部,其中以儋州、澄迈、临高、海口、文昌、琼海、万宁、定安等地居多,而在三亚,一直到清朝末期的咸丰元年﹙1851年﹚,祖国最南端的一座塔———迎旺塔,在今三亚市崖城镇西村竣工。
迎旺塔从外观上远远望去,像一个上细下粗的圆形筒,但实际上该塔是八角形,七层,高约12米。可能是这座塔每层的出檐较短的原因,以至于在近距离才能看清塔的层数。从一层的楼梯口可攀缘而上,直达塔顶。朝东的拱形门额上镶嵌着“南海第一塔”字样的石匾。
像迎旺塔一样,海南所有的塔都不高,塔身比较厚实,海南古建筑研究专家阎根齐介绍,由于海南多台风,所以海南的古塔在建设时就有所考虑,一般塔基比较厚实,塔身都不高,这个建筑特点,才使得海南许多古塔保存至今。
文昌市铺前镇的斗柄塔建在蜿蜒起伏的七星岭主峰上,取意为北斗指引,故名“斗柄塔”,塔不算高,始建于天启五年﹙1625年﹚,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重修。砖砌,平面八角形,七层,高约20米。逐层收分,每层有拱门,内设螺旋式阶梯104级,可登塔顶。走进塔中,你会发现塔身的通风孔都是对称,塔一共七层,奇数层的通风孔南北对称,偶数层通风孔东西对称,这样可以达到抗风作用。
而在海南的西南部和中部山区,古塔十分少见,阎根齐说,这是因为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对当时黎族或苗族等少数民族,影响都不是特别深远,所以佛塔和风水塔在此地区也就难得一见。
(编辑:陈樱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