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缮前的儒符村石塔。 |
海南古塔
儒符石塔:神秘古塔待新生
沿着海口市区丘海大道延长线右转上绕城高速公路,过火山口出口不远,便到了秀英区儒符村附近的儒符石塔所在地。这座上个世纪90年代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火山岩古塔,近日因在修缮过程中出土石龟雕像、宋代钱币等文物,受到了各界广泛关注。一座经越千年岁月洗礼的火山岩古塔,希冀修缮后获得新生。
8月17日下午,在淅淅沥沥的雨中,海南日报记者来到儒符石塔的修缮现场,拜访这座火山岩古塔,继而又走访了附近的儒符村,听村中老人讲述石塔的传奇故事。
石龟雕像藏身石塔
海口市历史文化街区管理处副主任陈明忠向记者介绍,从外边来看,石塔塔身共有19层火山石干摆而成。“8月6日,在我们清理至第8层时,发现了一个规模不大的近似于梯形的石室。大家小心翼翼掀开盖在石室上面的火山毛石,发现石室中放置着一尊做工精致的石龟雕像,石龟龟头上扬,正对着远方的火山口。”
发现石室之时已经是傍晚,又逢下雨,现场的工作人员于是将火山毛石回放。等到第二天,工作人员重新搬开火山毛石,从石室提起石龟雕像时,发现龟身与底座是可以分开的,龟身的底下是一长方形凹槽,四五枚铜钱已经锈蚀严重,其中一枚经过辨别上面是“太平通宝”字样。
在继续清理时,人们又陆续在凹槽中发现六七块锡牌,有钟形的、长方形的、圭形的,形态各异,其中圭形锡牌上写有“福德长寿”字样,另有一面直径约10厘米的六瓣莲花形青铜镜。人们还发现几十枚被褐色线编串起来的铜钱,编串铜钱的线至今还没有腐化。
现场的发现,让海口市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又惊又喜,希冀有进一步的发现,可以对石塔的断代有帮助。据陈明忠介绍,在搬迁塔身的每一块火山石时,现场的修缮人员都进行了认真的位置编码,以便在恢复塔身的时候,可以精确地做到“修旧如旧”。
(编辑:陈樱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