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文昌吃喜宴,最令人期待的是“头盘菜”。“头盘菜”,顾名思义,酒席上第一道菜,可见当地人们对这道菜的重视。其实,它还有另外一个喜气的名字:“全家福”。
在海南,文昌的婚宴酒席办得讲究是出了名的。而其中最令客人称道的则是当地闻名的“头盘菜”。“头盘菜”的名字来自于它在婚宴酒席上的排列位置:第一道菜,这也可见当地人们对这道菜的重视程度。后来,人们为了讨个好彩头,头盘菜又有了另外一个喜气的名字:全家福。
相关链接:
海口将设千万文化产业专项资金 拟改造3大景点
"二月二龙抬头" 源远流长的三亚民间祭海文化
海口重点打造文物旅游景点 建设文化名镇名村
火山文化:火山民俗村落
火山文化: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
海南美食攻略:淘海鲜大餐
最酸最甜最苦最辣 细数美食界“四大金刚”
绚丽七彩、香气四溢的头盘菜
七彩乡味头盘菜
12月2日,是文昌市锦山镇双茂村村民苏文柏22岁的小儿子苏运桂大婚的好日子。
在苏文柏家门口的一块空地上,四支长竹竿支起了一个简易大棚。大棚里,三张长桌上摆满了各种准备好的食材、调料。8口直径88厘米的大锅一溜排开,炉中火烧得正旺。椰树下,各种食材、炉火、炊烟、忙碌的人们,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烟火升腾的喜庆画面。
由42岁的锦山汉子陈明泽领衔的乡村酒席厨子团队25人,从早上5点半就开始为中午的55桌酒席做准备了。村里几十名妇女也加入其中,帮忙处理食材。她们最重头的工作之一,就是为头盘菜准备材料。
而做头盘菜的原料往往多达十几二十种,这些原料会因气候、季节、地域而有些许差异,但主旨是不会变化的:食材要有本土特色,必须要荤素结合营养美味,色彩搭配要追求视觉美。
这些材料之多,让有21年餐饮业经历的陈明泽都要扳着指头数上好一会:在锦山当地,传统的头盘菜一般包括干虾米、干鱿鱼、猪瘦肉、干猪皮、红萝卜、冬菇、木耳、洋葱、西芹、香肠、腐竹、葫芦瓜、干金针菇、小葱、新鲜茶树菇、青椒等16种原料。而如今,随着生活习惯和人们口味的改变,传统头盘菜也在不断地创新,原料中加入新的元素,比如新鲜虾仁、新鲜金针菇、新鲜猪肚等。
要准备这些材料也要花费上不少时间与精力。先将干虾米、干鱿鱼、冬菇、木耳等干货用热水提前泡发,红萝卜和葫芦瓜用刨子刨成丝,小葱切段,香肠切薄片,西芹、腐竹、猪瘦肉、洋葱等切成小细条。
在乡村大厨们为苏文柏家的婚礼准备婚宴酒席时,海南日报记者全程记录了这道美食最地道的制作过程:在大锅中注入快没过锅底的花生油,待油烧热后,放入一把事先准备好的蒜末。待蒜末被炸至金黄,加入虾米和干鱿鱼、添入南乳、生抽和耗油爆炒。待这些材料炒出香味后,即又加入瘦肉、香肠,倒入高浓度白酒去腥。之后,按照食物的易熟程度先后加入其中。期间还加入一些生蒜头去腥,加入水淀粉增加润滑度。
这一大锅菜,可不是一般人可以操作得了的。这些大厨们双脚略略分开,扎稳马步,手握1米长的大铲不停地翻炒。他们的手势快而且果断,力求让食材均匀受热,让酱汁充分浸泡过每一个细小的材料。
十五分钟后,一大锅热腾腾的头盘菜完美出锅,浓浓香味扑鼻而来。如此炒出的头盘菜,有葱与西芹的绿、有红萝卜丝的红、有金针菇的黄、有木耳的黑,有洋葱的紫,香菇的灰、虾米的粉、干鱿鱼的褐等也纷纷杂陈其间,单是看着这绚丽七彩的颜色就已经赏心悦目,更别说那经过多种材料综合后散发出的令人垂涎欲滴的独特香气了。
中午十一点多,鞭炮燃放过后,参加婚宴的宾客陆续入席,头盘菜第一个隆重出场,上席。席间觥筹交错,人们吃得好不开心。除了头盘菜,文昌婚宴必备的还有文昌鸡、红烧羊、肥鹅等。“头盘菜当然是我最爱吃的了,很棒!”说起席间种种菜肴,与苏文柏同村的73岁老人周世华竖着大拇指笑着说。
到文昌吃喜宴,最令人期待的是“头盘菜”。“头盘菜”,顾名思义,酒席上第一道菜,可见当地人们对这道菜的重视。其实,它还有另外一个喜气的名字:“全家福”。
相关链接:
海口将设千万文化产业专项资金 拟改造3大景点
"二月二龙抬头" 源远流长的三亚民间祭海文化
海口重点打造文物旅游景点 建设文化名镇名村
火山文化:火山民俗村落
火山文化: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
海南美食攻略:淘海鲜大餐
最酸最甜最苦最辣 细数美食界“四大金刚”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