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艺术与收藏
“老船长”深读船木故事 海边拆船治愈高血压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陈蔚林 陈小婷 时间:2015-01-27 11:31:47 星期二

 

王雄先夫妇 王旭光 摄  

 

  因为十年来与船木相伴相守,王雄先这个其实并无航海经历的老顽童,更愿意人们称他为“老船长”。可不是么,第一次与他见面,他正是穿戴着洗得发白的帆布外套和帽子,远远地就立正站好敬了一个礼,活脱脱就是一位“老船长”。

  走进位于海口骑楼老街的小店“老船长”,就仿佛置身于一座古老而神秘的船舱。桌椅、画框、台灯乃至楼梯的扶手……目光所及之物,几乎全是由一块块船木精巧打造而成,在昏黄暖人的灯光下,晕散着幽暗迷人的光圈。

  初相见霎那心动

  有时候,“一见钟情”这个词语也可以用在人与物之间。王雄先对船木的感情就是从第一眼见到它们开始萌芽,发展至今日的蓬勃之势。

  2003年,王雄先与夫人曾丽娟同去看望当时就读于广州美院的女儿,并受邀去女儿美术教师的家中小坐。“一进门,我们的目光就被那别具一格的装潢和家具牢牢抓住了。”时隔多年,王雄先还记得那时内心的悸动,“我们见到了从前闻所未闻的船木家具,它们是那样敦实、淳朴、饱含沧桑。我一下子就联想到,这多像我们这些质朴、内敛,甚至还有些木讷的海南人啊!”

  或许是这份惺惺相惜,让回到海南之后的王雄先夫妇仍对船木念念不忘。他们开始四下寻觅打听,却发现海南的船木工艺品市场几乎是一片空白。“买不到,为什么不自己做?做得好,不就正好填补了这片空白、弥补了这个遗憾?”这个大胆的念头跃入刚刚“脱离体制”、正处于“事业空窗期”的王雄先夫妇的脑海,瞬间便激发了两人的兴奋点。

  是兴奋,但绝不是冲动,他们与船木的缘分早就注定——作为土生土长的黎族人,王雄先自小便在山林中砍柴、爬树、摘野果,对海南本地生长的各类树木略知一二;曾丽娟的家乡就在儋州市的海边,日日可见大小渔船撒网归来。在多方查阅资料后,他们更坚定了收藏船木的决心——海南渔船大都是用子京、坡垒、野荔枝、母生、青皮等热带雨林的特等木和一类木所制造,而此类树木早在数十年前就被明令禁止砍伐,如此珍稀的木材若任其废弃,可谓是暴殄天物。

  于是,夫妇俩前往海口市镇海村,寻来几块当地渔民废弃的“烂木头”,从未有过任何家具“DIY”经验的他们就拿起斧头、铁锯,真刀真枪地造出了第一件船木家具——双人沙发。

  “尽管工艺还很青涩,但仍然获得了朋友们的一致认可。”说到这里,王雄先露出些许得意的神色。曾丽娟则从旁笑着补充,还有朋友将此沙发拍了照放到网上,并附上了她的电子邮箱地址,“结果我一打开邮箱发现里面都爆满了,还有好多信件是外语写的,还以为是中了病毒,或是收到什么垃圾邮件了呢!”

  海边钻研不辞劳苦

  这张双人沙发,最终在海口市东湖边上一个跳蚤市场的小摊位里,真正明码标价地与大家见面,并且很快被识珠之人买走。

  曾丽娟这样回忆它的美好:色彩非常丰富、柔和、自然,其中被海水与岁月冲刷的痕迹清晰可见,如你曾经过人生起伏、酸甜苦辣,那么只看一眼就能唤起回忆、引起共鸣。其实如非两人的心头挚爱,王雄先又怎会脱口而出,“今年3月15日,就是那张沙发卖出后的十周年纪念日。”

  时逢国家对渔民进行政策补贴,鼓励他们放弃小船、制造大船赴深海作业、远洋捕捞。于是,刚刚抵达第一站昌江黎族自治县,王雄先便赶上了这一大好时机,以较低的成本买下了大量废弃的渔船。

  然而,彼时的海南,懂得造船的人很多,懂得拆船的人却寥寥无几,想要尽可能完整地拆卸船木以供他用,更是难上加难。“我们试过一点点拆卸,结果大费周章拆下来的船木放在海边,一夜涨潮后没了踪影;也试过用吊机高高挂起再狠狠摔落,没想到一下子船舱全碎了。”说起这段历史,曾丽娟直言“真是走了一段弯路”。后来,他们老老实实找到造船的工匠学习造船原理和船只构造,再一点点倒推回去进行拆卸,所使用的工具也是需要什么便设计什么、制造什么,这才慢慢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为了便于探索船木拆卸、运输和制造、打磨等工艺,此后几个月的时间里,王雄先在海边租了房子,几乎日夜守在他心爱的木头边。“工人工作时,我在海边指导,同时记下改进办法;工人休息时,我还在海边徘徊,总结当天经验和不足,规划第二天的工作。”王雄先的叙述,唤起了曾丽娟的记忆:“当他拆完船只回到家里时,我着实吓了一跳。眼看他瘦了整整20斤,还黑了不少。但可喜的是,从前的他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那次回来再去体检,这些毛病竟不治而愈。”

  从此,一件件船木工艺品源源不断地出现在那个十二平方米大的小摊位里,又从那里一步步地走进了海南乃至全国各地爱好船木工艺品的人家。

  船木会友其乐无穷

  采访过程中,曾丽娟时时轻抚身旁的船木桌子,触碰曾经铁钉留下的孔洞和周边的色斑,眼神也渐渐变得温柔、满是暖意。

  “工农兵学商,东西南北中”是王雄先用来概括船木为他营造的朋友圈的一句话,这十年,“以船木会友”已然成为夫妇二人的生活常态之一。他们每天清晨便起,来到“老船长”店里开门迎客,泡上一壶菊花普洱茶,等待有缘人入内闲叙,聊起船木的前世今生。

  “我们愿意用心对待每一位走进‘老船长’的知音人。因为,我们经营的不是一门生意,而是一种文化。”曾丽娟告诉记者,船木不仅是一块块被岁月侵蚀的木头,它们与海洋共同承载着渔人的生命和收获,也共同传播着古老的海洋文化,“我们希望每一位知音人,都能感受到这些船木身上承担的厚重历史和重新焕发的勃勃生机。”

  以诚相待,必能广纳良缘。如今,“老船长”盛名远扬,始终占据着海南船木工艺品领域的领先位置。不少船木爱好者、收藏者不远万里汇集于此,或拍照、或笔记、或只是静静地与一块块温润恒久的船木对坐相望,一待就是一整天。

  为了保住这座好不容易竖起的文化品牌,王雄先一家可谓殚精竭虑——擅长管理的王雄先负责打理工厂、管理工人,“文艺青年”曾丽娟负责文化推广、店面布置;他们学设计出身的女儿则为产品设计提出了更多专业意见。担心生产出来的产品有“匠气”,王雄先一家还会不定期地组织工人开会,时常走进工厂车间引导他们对产品进行品析,不断灌输理念、提升审美,力争每一件作品都尽可能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达到使用、收藏、观赏合一的效果。可以说,往往一件船木工艺品的问世,包含着一家人的心血和付出,是智慧的集纳,更是亲情的结晶。

  “时至今日,‘老船长’已然不仅仅是我们一家的事业,更是人们认识海南船木文化的一扇窗口。我们也转变心态,从起初单纯追求自己喜爱的事物,逐渐发展成为立志为增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软实力出份力。”肩头渐渐有了担子,可“真正做事的”王雄先夫妇只认一个理——既然要做,就矢志不渝。

  茗茶飘香之间,老船木仿佛也浸润了一分茶色,如同大海容纳百川。楼下不时有游客循着茶香而来,总是抬头一看门匾发出惊呼:“呀,这就是传说中的‘老船长’!”

 

相关链接:

 破船木做“神奇”家具 海南“老船长”发展“海”文化

(编辑:蔡志飞)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