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南海风云
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 孙中山建国方略中的海南图景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郑朝波 时间:2016-11-08 08:46:31 星期二

  实业建设中的海南图景

  1918年6月,天气炎热,在上海莫利爱路29号寓所,孙中山在伏案疾书,他俨然成了书斋学者。

  因约法被轻忽,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号召议员南下广州,组成非常国会。孙中山当选海陆军大元帅。但是,拥兵自重的西南军阀并不想俯首听命,甘为前驱,而是想要控制地盘,扩张势力,并通过改组军政府,架空孙中山。孙中山通电斥责,武人争雄,南北一丘之貉。回上海之前,孙中山愤然辞去了海陆军大元帅一职,经历了奋斗中的一次小小的挫折。

  对孙中山来说,一次小小的挫折算不得什么,他担忧的是革命党人军心涣散,以为他的主张好高骛远。

  三民主义是一面大旗,这面旗帜的内涵必须充实,必须明了三民主义的理论基础与实施方略。经过近两年的撰述,孙中山最主要的大著《建国方略》(又名《孙文学说》)终于出笼了。《建国方略》分为《心理建设》《物质建设》与《社会建设》三部分,架构清晰,连成一体。

  在《心理建设》中,孙中山提出“知难行易”说,以颠覆传统的“知易行难”说。他特别强调了心的作用,“国者人之积也,人者心之器也,而国事者,一人众之心理现象也。”因此,“心之为用大矣哉!夫心也者,万事之本源也。”孙中山是要唤起人心,凝成众志成城之势。

  《物质建设》恐怕是《建国方略》中的主要部分。这部分显现了孙中山的大手笔,隐然可见那种大好河山了然于胸的气概。全书分为六大计划,涉及交通、工业、农业等等。那四五大铁路系统构成的铁路网以及公路网把全国交通连为一体;那沿海岸线分布的三大商港以及其他港口打通了国内外贸易往来的海上通道;那煤油工业、有色金属工业开发了祖国的富源;加上粮食工业、衣服工业、行动工业、印刷工业的建立,这未来的图景特别令人神往。

  当你翻看高原铁路系统后,再看看今天的青藏铁路,有何感想?过去的理想不是化为今天的现实了吗?

  在孙中山的实业计划中,海南当然不是重点,但是也包括若干的要素于其中。例如,他的铁路系统没有规划海南的铁路,而在规划的广州钦州线中,他提到,“于化州,须引一条线,至遂溪、雷州,达于琼州海峡之海安,约长一百英里,于海安再以渡船与琼州岛联络。”

  又如海港。在规划商埠港及渔业港时,孙中山提到,商埠港同时也是渔业港,其中,海口港便是这样的海港。他说:“海口与厦门、汕头,俱为条约港,巨额之移民,赴南洋者,皆由此出,而海南固又甚富而未开发之地也……如使全岛悉已开发,则海口一港,将为出入口货辐辏之区。海口港面极浅,犹须下锚于数英里外之泊船地,此于载客载货,均大不便。所以海口港面,必须改良。况此海面,又以供异日本陆及此岛铁路完成之后,两地往来接驳货儎之联络船码头之用也。”值得注意的是,文中提到“此岛铁路”,说明海南为弹丸之地,规划海南铁路相对较易,但是孙中山没必要花费宝贵时间来做此规划。孙中山虽然没做规划,但他是支持海南铁路建设的,并且把海口港当做是海南铁路的枢纽。另外,孙中山把榆林港当做渔业港,而他在《琼州改设行省理由书》则把榆林港当做军港,二者的视角显然不同。

  1936年,宋子文回海南考察时,即表示要继承孙中山遗志,开发海南,修建铁路,造福海南人民。

(编辑:吴茜)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