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古村老街
鼓楼弦歌勾旧事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蒙乐生 时间:2016-12-08 10:11:23 星期四

  鼓楼琴声

  从微信朋友圈得知此事后,那天笔者早早就赶到现场。下午三时,鼓楼下已经摆开架势,小手鼓已经拍响。虽然场地简陋至极,但气氛却热烈至极。演唱台只能摆一张凳子,只能摆在第一级台阶,但是并不妨碍比赛。参赛歌手自弹自唱,唱自己创作歌曲,其他选手与主办方和协办者以及评委、观众紧挨鼓楼城根与民宿墙脚排排坐。

  这场音乐会组织奇特,参赛歌手来自五湖四海,歌唱花蕾绽放的青春年华。第一位歌手登场,小院响起了热烈掌声。参赛选手来自西安,帅气十足,英气逼人。这哪里是小院音乐会,简直是大剧院大舞台高水准比赛:一人,一琴,一首歌,纵情高歌,清新悦耳。

  平生第一次直面音乐比赛,“滥竽充数”客串一回评委,好在主人随和,歌手随意,场面随人,观众随时,盎然有趣。歌手依次上场,琴声悠扬,歌喉舒展:有的高亢,如万马奔腾;有的激昂,像惊涛拍岸;有的深邃,似月夜蝉鸣;有的轻松,如山泉潺潺。不同的歌声,相同的青春旋律;不同的曲调,相同的野性活力;不同的风格,相同的理想追求。

  难以想象,鼓楼石拱门边,有这等歌声,穿云裂石,观众如潮,堵门塞巷。意想不到,一下子冒出这么多音乐奇才,难道果真应了古今哲人极力推崇的“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的至理名句。或者,其中是否有某种内在联系,使古今音乐家得以从不同的艺术形态中得到启发与激励。不然,是什么力量吸引中央音乐学院才子千里迢迢,寻寻觅觅,来到这里。

  问主办人,为啥而来?得到的是淡淡笑容,不谈自己,只谈音乐。问小邓子,也不谈自己,音乐熏陶使这个90后乐不可支。还有,打手鼓的小洪,才20出头,也乐呵呵的,音乐陶冶青春气质。从旁得知,小廖怀着音乐梦,曾经远走南美,辗转几年,倾听异域妙音。回国后,直奔海南五指山,多少艰苦跋涉浑然不顾,只为听黎族著名歌手王妚大唱歌。

  小廖是有心人,人在北京,对海南民歌了解竟如此透彻。久闻黎族著名歌手王妚大盛名,知道她两度到北京人民大会堂献歌,被文化部授予“突出贡献奖”,被文联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杰出传承人”。我没见过王妚大老人,而小廖却几次沉浸在黎歌中如痴如醉。

  唱黎歌,哼黎调,小廖打开了话匣子。他说,黎歌质朴无华,却闪耀智慧之光,闪耀艺术星辉。纯朴浑厚,韵调悠长,散发着深涧幽谷瑶花琪草的芬芳。那是民族瑰宝,既热情奔放,甜香迷人,又清丽婉转,深沉凝重。整整五年,他沉醉其中,只为黎歌。

  小廖欣赏鼓楼古建筑艺术之美,尽管已经破败,几乎倒塌,但风韵难掩,魂魄仍在。也许这就是他亲近鼓楼,在这创立录音艺术工作室和举办原创音乐会的内在原由,也是众多歌手不远千里,慕名而来,参加“一人一琴一首歌——发现你自己”音乐会的内在原因。

  音乐会在欢乐气氛中结束,评奖开始,公开投票,记票袋挂在墙上。评选有序,公正透明,一人一票,尘埃落定,名至实归。获鼓楼音乐会奖杯固然重要,但参赛学习过程更加重要。

  正如黎族歌曲有她的原初之音一样,鼓楼也应该还原她的原初之美。这是小廖、小邓他们说的,这是他们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殷切期望。而鼓楼主人,音乐会旁观者,又该怎么说呢?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遗迹,鼓楼目睹了自身历史迁变,也见证了文明崛起,同时也以自身的尴尬再三呼吁保护历经几百年风雨的文化遗存。

(编辑:吴茜)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