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25日,海口日报社办公大厦6楼报告厅传来朗朗的古诗词吟诵声,央视特邀嘉宾、中华经典“素读”创始人——海口伏羲学校名誉校长陈琴,引导本报近百名小记者及家长回归原本的古诗词吟诵方法,追溯经典传统文化之根。
□本报记者 吴祝好
由念诗变为吟诗
“素读”源于古代私塾授课方式,通过讲、读、吟、背,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等方式,让学生做到自然读书、艺术读书、愉悦读书、快速读书、大量读书、理解读书,以求文化的种子能量蓄积孩子的深层记忆。
为让小记者及家长加深对“素读”的理解,海口伏羲学校的学生进行了现场演绎,有规律有节奏的吟诵让小记者及家长眼前一亮。吟诵是我国特有的读书方式,有别于朗诵,讲究规律和韵味。课堂上,陈琴教孩子们吟诵了耳熟能详的古诗词。这些古诗词,经过她优美的嗓音,变得优雅清脆,耐人寻味,课堂气氛高潮不断。即使是孩子并不熟悉的《将进酒》,经陈老师韵味十足的吟唱,孩子们也很容易地背了下来。
“原来,古诗词还可以这样学,像唱歌一样,太有趣了。”小记者张文浩饶有兴趣地说。其母亲董女士表示,“听了陈老师的解说,才知道我们原来只是在念诗,而不是吟诗。”
植入经典文化种子
学生时期是每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启蒙期,中国优秀的古典经文意存高远,可以培养孩子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其中,除了有文学外,还蕴涵着美学、哲学,能给孩子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陈老师告诉大家,素读国学经典,产生的作用不只是认字和写文章,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智慧,约束孩子的行为。她倡导语文教学回归经典,找寻中国文化的根。
“听了陈琴老师的课,心不禁微微颤了一下,人人都知道,多读书、读好书对每个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小记者朱韬妈妈说,如果孩子读的太少,容易造成母语源泉干涸,记忆中只有“床前明月光”、“锄禾日当午”等几句摇篮诗,开口不能言,举手不能书,胸无点墨,薄弱的根基确实不能形成扎实的语文功底。陈琴告诉当天在座的家长,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引领学生遨游书海,能在记忆的黄金时期,把经典的种子撒播在孩子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