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最新推荐
海大团队发现古老的苏州码子曾在海南民间广泛使用 码住历史 数说海南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陈蔚林 王梦洋 时间:2020-11-10 11:11:37 星期二

苏州码子和汉字对应表(1-10)

助力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研究

在第三本小册子中,苏德柳还记下了“答曰每斗照前花码艮若干”这行文字。

李文化认为,这说明,当时海南民间将苏州码子称为“花码”。这也符合苏州码子的流传和使用规律——在民间应用中,由于地区和行业的不同,苏州码子的叫法也有所不同,比如,在华南地区被称作“番码”,在四川地区被称作“川码字”;用于记账时被称作“账码字”,在服装行业被称作“衣码字”等等。

得知李文化团队在研究苏州码子在海南民间的使用历史,从小在临高县长大的徽学专家叶显恩主动向他透露,他幼年时常见临高商人使用苏州码子,直到今天,他依然能熟练书写与识别这种数码。叶显恩的补充为苏州码子曾在海南民间广泛使用提供了旁证。

周伟民认为,李文化团队现有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明,苏州码子曾在海南民间广泛使用,从而证明海南与内陆地区的经贸和文化交往十分密切。此外,该团队也了解到东南亚一带特别是泰国(暹罗)在同时期也曾出现大量苏州码子的应用案例,这些发现或可为推进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研究提供新的史料,并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产生积极影响。

据悉,除了及时在专业期刊上发表现有成果,下一步,李文化团队还计划借助海南省图书馆协会、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省收藏家协会等专业机构的力量,通过“众包协作”方式广泛收集与整理相关资料。

此外,李文化团队还将根据现有的线索,将研究触角延伸到东南亚一带,尽可能找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与苏州码子相关的脉络。随着研究的深入、成果的累积,该团队还将申请专项经费,对相关资料进行数字化,并从数字人文视角进行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深度挖掘其中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为提升海南自由贸易港文化软实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版图片均由采访对象提供


(编辑:陈德文)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