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最新推荐
从小渔港到国际游艇港 三亚港变身记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徐慧玲、武威 时间:2021-12-20 09:29:11 星期一

三亚游艇归港。 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忆往昔 哺育世代疍家儿女的三亚港

三亚港内港的南边海路一侧,有一栋门面不大的疍家风格建筑,仿古大门上“三亚疍家文化陈列馆”几个大字格外醒目,在周围的建筑相映下,稍显得有些“格格不入”。陈列馆馆长郑石喜平日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给前来参观的人们讲解三亚疍家人的生活习俗、传统文化、捕鱼技艺和造船技术。

港口,是一座滨海城市的发祥地。三亚港位处三亚市中心东南面,美丽的鹿回头岭山脚,古称临川港,自古以来便是著名的盐渔港。老三亚人都说,三亚的城市建设,就是围绕三亚港发展起来的。

《三亚市志》记载,三亚港因盛产石蟹和原盐,商贩常来此经商,圩市发达。至宋元时期,该港口已经成为琼岛南部重要通商港口。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崖州守军在三亚村设三亚分营,扎兵防海盗,临川港与海岛沿海各地通航贸易愈加频繁。明代以后,临川港不仅和琼岛各港贸易频繁,也与国内港口有商贸来往,互通有无。

日军侵琼后,于1942年在三亚建军港,修建了一座113米长的浅水码头和一些仓库,并在海港附近建设机场,企图长期霸占海南。日军投降后,国民党政府接管三亚港,港口设备均被盗卖,港口由此废置。

“三亚港历史悠久,哺育了一代代渔家儿女,也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和缩影。”郑石喜说,三亚港在上世纪新中国成立前就吸引疍家渔民从广东等地迁移过来。

新中国成立后,三亚港改做商港使用,担负海南岛东部和南部海上客货运的主要任务,是我国对外开放港口之一。

尤其是在1983年,国务院批准三亚港为对外开放口岸,并且开辟三亚至香港海上客运航线,崖县(1984年撤县设市,现三亚市)对外开放拉开序幕。到1986年底,三亚港已建有2座码头、7个泊位、12座仓库、12座堆场、2条铁路专用线,港口装卸实现机械化和半机械化。“三亚港的渔船、商船、客船渐渐多了起来,港口码头被挤得满满当当,空前繁忙热闹。”郑石喜说。

黄亚赛记忆中的三亚港码头,不仅是渔船停靠的避风港,也是渔船出海作业的“后勤保障中心”。依港而建的水厂、冰厂、修理厂密密麻麻,为停靠渔船提供维修、补给等服务。

“靠港的商铺林立,周边有露天歌舞厅、餐馆、旅店,还有溜冰场,是当时三亚最热闹的地方。”黄亚赛说。

(编辑:陈德文)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